出版单位如何入局?听听入局者怎么说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2024年09月20日

  作为新的内容媒介与文化娱乐方式,卡牌的画面呈现引领着新的审美趋势,卡牌的内容呈现则引领一种新的阅读方式。这使得卡牌与书籍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共通的属性。从盲盒到卡牌,再到拆卡直播间盛行,反映出人们越来越愿意为自己的情绪买单,购买卡牌成为人们某种程度上的精神释放。这与图书的情绪营销也有相似之处。

  如今,从奥特曼到小马宝莉,从动漫游戏到影视综艺,万物皆可出卡。而天生自带文化基因的出版机构,更不乏可以出卡的优质内容。面对卡牌市场的极速增长,众多出版机构也跃跃欲试,入局前需要注意什么?综合本次采访,出版机构入局卡牌市场有四点经验可参考。

  其一,不能“为卡牌而卡牌”。刘英鹏直言:“不是所有图书都适合融入卡牌因素,而是要综合考虑图书内容、读者对象等因素,再选择或设计合适的卡牌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在他看来,卡牌形象有时甚至是打动读者的第一因素,所以在这方面投入多大的精力都不为过。

  其二,出版机构入场前要做好心理准备,卡牌的市场环境与图书不一样。邝芮负责卡牌产品已久,他明显感知到,“卡牌市场里,要面对的不仅是读者,受众更多带着收藏甚至增值的目的来购买,包容性没有那么强,牵涉的因素比较复杂”。

  其三,在当下的卡牌市场中,IP卡牌更新迭代速度极快。以拆卡直播间为例,会出现每月销售额排名前十的商品完全不一样的情况。出版机构需要开发持续畅销的IP,才能在读者中维持热度。

  其四,需要有丰富的资源支撑,预留充分的时间。对此,刘英鹏感叹道:“制作卡牌过程中,来来回回沟通了三四个月的时间,方案设计、样品选择、工艺应用等都不断修改,光打样就进行了三次。”如果想要设计制作卡牌游戏,不仅要有IP和角色数量支撑,还需要创新设计和玩法。王桥也就此分享了设计卡牌游戏的经验,“设计过程中需要有充足的创作时间以及和制作厂商的沟通时间,预留两到三个月的制作时间比较合适”。

  谈及出版机构入局卡牌的市场前景,受访者在接受采访时均表达出共同的愿景:希望能以出版的资源积累宣扬正向内容,引导卡牌市场正向发展。邝芮有着明确的目标:“我希望把孩子们从国外IP、潮玩IP,引向传统文化的国潮IP,比如《三国志》《水浒传》《红楼梦》《山海经》等,我们要让这些传统文化内容成为受国内学生欢迎的潮流。这样一来,家长也可以放心。”未来,出版机构若想成功进入卡牌市场,关键在于将卡牌与优秀图书的文化内涵结合,深入发掘其中的共性与文化逻辑。正如刘英鹏在采访时所说:“我们要做读者喜闻乐见的产品,讲好中国故事。”我们也坚信,出版机构坚持这样的发展方向,其在卡牌市场的布局必将实现持续且健康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