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客·肴》樊延红著/三秦出版社2024年4月版/98.00元
ISBN:9787551831178
关键词 古代 文人墨客 饮食
○谢舒涵
从古至今,对美食的描述与赞美的诗句数不胜数,文人墨客笔下的美食,更是充满了诗意与情趣,苏轼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让荔枝的鲜美跃然纸上;陆游的“鲈肥菰脆调羹美,荞熟油新作饼香”,描绘出鲈鱼与菰菜的绝妙搭配。古代美食不仅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历史的见证,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墨客·肴》是由三秦出版社推出的一本展现古代文人生活情趣和饮食文化的文化类书籍,于2024年4月出版。
《墨客·肴》是一本令人陶醉的书,它宛如一扇通向古代文人墨客饮食世界的神秘之门,以时间为轴,从宋代到唐代,精心梳理了苏轼、黄庭坚、曹雪芹等文人笔下的200余种美食佳肴,这种编排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饮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脉络。该书按照朝代顺序一一罗列人物,内容一目了然,每个人物还在旁边附录了生平简介,把文人们描述美食的诗句呈小字竖排在正文当中,规整而不失小巧,更加体现了该书诗情画意的特色。
苏轼的东坡肉,黄庭坚的鱼羹,曹雪芹的茄鲞……每一道美食背后都承载着文人的故事与情怀。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将这些美食的制作过程、独特风味以及文化内涵娓娓道来,让这些佳肴仿佛从书页中鲜活地呈现在读者眼前。每一章节结束后,还会配有一份文人食单,就像一份菜谱在读者面前展开,例如胭脂鹅脯、奶油松瓤卷酥等等,令人垂涎欲滴。
书中精美的插图是一大亮点。插图不仅展现了丰富多样的美食佳肴,也展现了古人的风姿,一颦一笑,一碗一碟,一客一食,既有三五好友相聚的温馨场景,也有文人们自己做美食的场景,让我们在阅读文字的同时,能跟随图片展开想象,对古代文人的生活产生更加生动的印象,从而产生向往之情。它们与文字相得益彰,为读者展现了古代美食的精致典雅。这些插图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像是一扇扇窗户,让我们能够窥探到古代文人在餐桌前的那份悠然自得。
该书还有三大亮点,分别是趣味性强,可读性强,实际操作性强。在趣味性方面,作者巧妙地融入了文人与美食之间的趣闻轶事,使阅读过程充满了惊喜与欢笑。比如苏轼对美食的独特见解和他那豁达的人生态度相互映衬,让读者在了解美食的同时,也对这位大文豪有了更深入、更真实、更生活化的认识。在可读性上,语言流畅自然,没有学术著作的晦涩难懂,即使是对历史文化了解不多的读者,也能轻松沉浸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实际操作性。对于那些热爱烹饪、想要尝试复刻古代美食的读者来说,书中详细的食材配方和烹饪步骤无疑是一份珍贵的指南。如果可以在自己家厨房复刻出与书中同样的美食,无疑是一种十分难得的体验,这种可操作性也为该书赋予了更加烟火气的意义。
市面上同类的书亦有,比如范用编撰的《文人饮食谈》,精选了文人墨客谈论饮食文化的一些随笔。与《文人饮食谈》系统地为读者展示中国饮食文化与历史、探讨饮食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不同,《墨客·肴》是从微观的角度出发,书中对美食的描写更加细致,对菜品的描述也更加生动,哪怕是一道菜的做法和口味,也要仔细地描述,能够让人产生亲口去尝、亲手去做的冲动,具有极强的生动性与鲜活感。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越是这种贴近生活的书,越值得读者反复玩味。阅读《墨客·肴》,我们不仅能体验到文人墨客对于美食的赞美热爱,诗情画意与美味佳肴的结合,还能让我们领略到极强的反差感,打破一些读者对文人吟诗作赋的刻板印象,看到了他们面对生活、饮食的态度以及情感。
综上所述,该书是一本趣味性强、可读性高的美食文化类书籍,文字优美,通俗易懂,虽然并未完全收录所有文人的饮食习惯或者偏好,但还是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古代文人对美食的热爱与追求,让我们看到了古代文人生活的缩影,为读者提供了了解文人精致慢生活的渠道。让读者在字词诗句中体会人间烟火,品味百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