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华解码现代中国美育发轫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2025年05月30日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5月24日,复旦大学特聘讲座教授、古籍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建华受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邀请,在上海带来了一场题为“现代中国美育的发轫——1910年代初上海的文艺新潮”的精彩讲座。此次讲座聚焦百年前上海的文艺图景,展示了中国现代美育的早期萌芽与实践。

  陈建华认为,尽管蔡元培在1917年提出“以美育代宗教”,但上海在此之前已通过文艺实践悄然展开现代美育的探索。他指出,上海自1843年开埠后,诸多商业文明为美育提供了土壤,报刊的繁荣、稿费制度的形成、剧场与影院的商业化运作,构建了“作者—传播—受众”的现代文化消费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推动了文艺的大众化,更使审美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市民通过阅读小说、观看戏剧电影、欣赏月份牌画,在娱乐中接受现代价值观的启蒙。

  陈建华还梳理了1910年代初上海文艺领域的多元突破。他提出,要重新审视上海在现代文化史上的独特价值。长期以来,“新文化运动”被视为现代文化的起点,但上海自开埠后积累的文化实践构成了一条独特的海派文化脉络。1910年代的文艺新潮正是这种多元、包容、商业化的海派文化的集中爆发,其对美育的实践探索,为理解中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注脚。(白  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