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祥耀(江西高校出版社基础教育出版分社负责人)
根据江西省教育厅下发的《江西省红色文化育人高地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按照全省红色基因传承先行区“五区”部署,围绕“四大摇篮”“可爱的中国”“长征出发地”等,打造红色研学实践精品路线,系统设计“沿着总书记足迹”等系列红色研学实践专题,打造“行走赣鄱”江西特色实践育人品牌。下一步,计划研发“我的井冈行”“我的秋收行”等路线。
周正华(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期刊经营部主任)
1.0时代,充分依托出版主业,发掘特色资源,围绕出版向外发散做研学,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通过研学业务为学校、读者等提供特色增值服务,带动书刊主业发展,通过研学业务发掘、积累图书选题。2.0时代,与出版深度融合,服务出版,助力两个效益提升。探索新生产经营模式,助力传统出版升级转型,寻找新的通路和营收利润增长点。3.0时代,反哺出版,跨界出圈,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体现经济效益。通过研学业务与文旅项目融合发展,打造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新生态。
孙婷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社小学者”研学品牌主理人)
我们将继续深化与行业内外的合作,不断拓展研学项目的广度和深度。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以及各类文化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发更多富有创意和学术价值的研学课程。积极探索线上研学新模式,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为更多青少年提供优质的研学资源和学习机会。在研学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更加注重学员的参与度和体验感,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和实践环节,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还将建立完善的学员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分析学员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和改进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
李 雯(新疆书香天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未来,我社将以“十大主题线路”与“四大跨域主线”为核心抓手,构建全域覆盖、分层递进的研学战略体系。聚焦市内研学、疆内研学、国内研学三大圈层,依托非遗传承、气象天文、科技智造等十大主题,串联自然探索与人文浸润场景,打造兼具教育深度与体验广度的研学网络。通过“短途高频+长线深研”的产品组合,既满足常态化课后实践需求,又以跨省联动线路深化国情教育,持续推动研学从“活动化”向“课程化”“素养化”升级。
黄 宵(上海教育出版社教育培训中心研学板块负责人)
在研学方面,后续计划继续发挥上海教育出版社在教育出版领域的优势,对优质的教育图书资源进行深度开发、精心打磨,力图推出更多契合市场需求的研学产品。
屠 畅(海洋出版社研学负责人)
未来,海洋出版社希望与涉海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培养通道,启动“未来海洋新星孵化”计划,建立营员“科研见习档案”,持续跟踪记录青少年的海洋成长轨迹,并为优秀学员定制海洋专业衔接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