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5月24日,由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主办的“我们的节日:文学大家谈中国传统节日暨《印象端午》新书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理事长艾立民,《人民文学》主编、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徐则臣,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乔叶,作家、评论家王干,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杨庆祥,《光明日报》高级编辑、文学评论主编王国平,天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龙一,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胡学文,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艳梅,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浩,贵州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焱,贵州出版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旭,贵州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钱海峰,贵州贵人领先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晓华等出席研讨会。
端午节作为我国首个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节日,不仅寓意着家庭的团圆和谐,更承载了对先贤的缅怀、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在《印象端午》一书中,28位文学大家有的以史料为依据,对端午的起源、节俗、文化进行深情回望;有的以端午为背景,让传统节日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精神纽带;有的从日常生活和平凡小事中挖掘素材,表达至真至善的美好情感……对传统节日仪式的再现和情感记忆的细腻表达,让我们重新找回节日印象,探寻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
王焱在致辞中指出,《印象端午》作为“印象”系列的第5本书,是贵州出版集团以文学的名义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又一次实践。在端午节即将来临之际,举办这场活动,不仅是为了一本书的发布,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情敬意。他强调,在传统节日面临形式化、空心化风险的当下,文化传承需要注入时代精神,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贵州出版集团会用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方式,通过文字的呈现,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与会嘉宾一致表示,传统文化的传承之路没有终点。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指引下,《印象端午》的出版,不仅是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一次深情回望,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积极实践。当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这本书重新理解“何以中国”,当端午的文化密码在现代生活中找到新的打开方式,我们便完成了对中华文脉的深情致敬——在重塑文化记忆的过程中,铸牢民族自信根基,让中华文明在时代长河中生生不息,熠熠生辉。(穆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