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版网站何以如此猖獗?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2025年05月30日

  编者按 2024年沸沸扬扬的美国四大出版商起诉互联网档案馆(Internet Archive)一案,于当年12月以被告放弃上诉并向原告支付律师费和诉讼费结案。今年1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的“恶名市场名单”(Notorious Markets List)上,“创世纪图书馆”(Library Genesis,以下简称libgen)和Sci-Hub等盗版网站持续多年被列入“假冒和盗版企业黑名单”。盗版网站已成为网络侵权的一大主体,引发广泛争议和法律纠纷,尤其出现大量盗版资源被用于训练大模型。为何盗版网站如此猖獗?在法院裁决的背后,还可以采取哪些举措保护版权维护正义?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渠竞帆

  2020年3月,因新冠疫情导致图书馆关闭,总部位于旧金山的互联网档案馆(Internet Archive)随即启动“国家紧急图书馆”(National Emergency Library)项目。在未获得版权方许可的情况下,向困在家中的民众提供电子书借阅服务,不再限制一本电子书一次只借给一人。该项目很快遭到出版商和作家反对。

  同年6月,阿歇特、企鹅兰登、哈珀·柯林斯和威立四大出版商向地方法院提起侵权诉讼。被告随后提起上诉。2023年3月,法院判决互联网档案馆侵权。2024年9月美国第二巡回法庭支持原判,认为被告未经许可扫描及外借电子书的做法不适用于“合理使用”,再次判决被告败诉。

  据悉,互联网档案馆由互联网公司Alexa创始人布鲁斯特·卡利(Brewster Kahle)于1996年创办,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平台上共有逾360万部未经授权的作品。根据2024年9月的判决,诉讼正式结束后,原告将获得一笔赔偿金,用于支付出版商的律师费和诉讼费。12月,被告放弃了向美国最高法院再次上诉的最后机会,意味着这一侵权案以原告胜诉画上了句号。

  离岸运营成为盗版网站的保护伞

  在学术圈,有两家臭名昭著的盗版网站虽接连败诉却“屡禁不止”。LibGen网站于2008年由多名俄罗斯研究人员共同创立,在俄罗斯运营,收录8000万篇科学期刊文章、240万种非虚构类图书、220万种虚构类图书、200万幅连环画及大量数字版手册、期刊等资源,平台大部分内容均未获得版权方授权。

  2015年,LibGen被爱思唯尔起诉,纽约南区地方法院命令LibGen关闭并暂停使用域名(libgen.org)。但该网站继续上传未经授权的版权内容,并提供多个镜像站点来逃避检测。

  2021年8月,麦克米伦学习、圣智、爱思唯尔、麦格劳希尔和培生集团等教育出版商向纽约南区法院起诉LibGen等60家电子书盗版网站。法院要求这些网站立即停止侵权行为。

  2023年9月,原告指控LibGen非法发行2万种盗版教科书,要求予以赔偿并查封LibGen在德国、法国、英国和美国等多国的镜像站点。随后,美国执法部门查封了数百个与LibGen相关的镜像站点。

  虽然接连面临出版商的起诉,但LibGen等盗版网站依靠互联网的匿名性及其远离美国的离岸特性掩盖责任人的身份和地址,使得执法工作异常艰难,至今仍有很多镜像站点恣意生长。

  更令人担忧的是,社媒平台Meta在知晓LibGen有大量盗版内容的情况下,使用LibGen的内容资源训练AI大模型。作者和出版商担忧的是,由于AI系统引用时很少标注资料来源,会导致作者创作或出版社出版的作品贬值或被替代。亚马逊平台就充斥了各种AI生成的内容,包括效仿品和图书梗概,以电子书形式销售。

  今年1月,美国大批作者向Meta发起集体诉讼。诉讼聚焦于一个核心问题:大规模收集数据并用于AI训练是否应判定为“合理使用”。法官查布里亚要求Meta公司提交相关保密文件,供法官进行不公开审查。虽然尚未有结论,但《纽约时报》的诉讼中,法院驳回了OpenAI请求撤销《纽约时报》等媒体版权诉讼的核心指控,并允许开庭审判,这意味着传统出版商有进一步申诉的权利。

  另一个盗版网站Sci-Hub也在俄罗斯托管和运营,Sci-Hub由哈萨克斯坦研究生亚历山德拉·艾尔巴金(Alexandra Elbakyan)于2011年创建,有众多镜像站点。Sci-Hub及其镜像站点提供逾8800万篇未经授权的期刊文章和学术论文,占所有订阅期刊文章数量的90%。爱思唯尔、施普林格·自然和威立是该盗版网站的重要受害者。

  2015年6月,爱思唯尔向法院提起诉讼,以Sci-Hub网站非法传播数百万篇未经授权文章为由要求其赔偿数百万美元。纽约地区法官罗伯特·斯威特(Robert Sweet)裁决Sci-Hub违反美国《版权法》,并查封该网站。但是Sci-Hub网站以不同域名继续运营。爱思唯尔随即提出,永久查封该网站,在提交该网站非法传播爱思唯尔100篇文章证据后向其索赔1500万美元。

  2017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生物数据科学家丹尼尔·希米尔斯坦研究发现,Sci-Hub网站上共有8160万篇论文,相当于所有学术论文的69%,基本能满足研究者大部分的论文需求。爱思唯尔超过97%的文献库都能在Sci-Hub上找到。同年6月,法院判决Sci-Hub网站向爱思唯尔赔偿1500万美元。美国出版商协会还指出,Sci-Hub多年来通过窃取“代理”证书等方式非法访问多所重点大学的内网系统和数据库,侵犯了约5100万部版权保护作品的权益。处以1500万美元罚款只是九牛一毛。

  按照法院裁决,该网站在美国、德国、法国、俄罗斯、瑞典、印度等国的网站或镜像站点被查封,但因Sci-Hub的注册地位于美国司法管辖之外的俄罗斯,赔偿至今一直没有执行。版权方指出,Sci-Hub除了在自己平台上线版权内容之外,还与LibGen共享内容资源。据悉,Sci-Hub网站的运营资金来自捐赠款及加密货币。

  然而,面对出版商的诉讼,艾尔巴金选择不出庭,并将继续向有需求的人分发期刊论文。

  对互联网服务商加强监管

  近年来还有其他盗版网站被起诉。如2020年,企鹅兰登、亚马逊出版公司和美国作家协会向华盛顿州联邦法院起诉乌克兰Kiss Library网站非法复制、低价销售其盗版图书。Kiss Library由两个乌克兰人阿蒂姆·别沙波奇尼(Artem Besshapochny)和罗季昂·维尼琴科(Rodion Vynnychenko)创建,也有多个镜像站点。由于该网站在美国以外地区运营,美国执法机构对其没有追索权,该网站常常忽略版权方的内容撤回通告,提供在线服务的公司(如网络托管服务、搜索引擎、社媒平台,及油管等用户生成内容网站)只撤回被列入通告特定网址(URL)的电子书,而放任其他盗版图书继续在线,并不阻止新书发布在网站(有时甚至是同一用户),因此导致盗版行为猖獗。

  美国作家协会执行董事玛丽·拉森伯格(Mary Rasenberger)表示:“我们一直在努力遏制电子书盗版网站的泛滥,但Kiss Library一直是个挑战,它销售高度商业化的书籍,并冒充合法网站,侵吞从美国读者那里非法获得的所有收益。”

  2021年,法院判决Kiss Library网站向原告赔偿780万美元。法官玛莎.J.佩奇曼(Marsha J Pechman)指出,原告的电子书在Kiss Library销售,该网站使用一系列诡计来隐藏身份,避免被发现和追究责任,导致原告遭受巨大经济损失。法院向Kiss Library发出了永久禁令。

  此外,Z-Library、Anna’s Archive等网站也受到各国出版商的起诉。2015年英国出版商首次共同部署拦截网络盗版内容,英国电信(BT)、维珍媒体(Virgin Media)、天空(Sky)、TalkTalk等互联网服务商,须在接到通知后10个工作日内阻止用户访问LibGen、Anna’s Archive等盗版网站。英国出版商协会表示,这些盗版网站上有100多万个侵权图书和期刊的链接。2024年12月,英国最高法院批准了英国出版商协会提出的拦截盗版网站的起诉。

  无独有偶,法国巴黎司法法院也在2024年9月要求互联网服务商拦截用户访问Z-Library。2022年8月,法国出版商协会与旗下12家出版商成员将Z-Library告上法庭,指控该网站未经授权收录了数百万种图书和期刊内容。法院作出拦截命令,限制用户在法国访问Z-Library,并关闭所有镜像站点。同年,Z-Library的两名俄罗斯创始人在阿根廷被捕。

  盗版与反盗版已形成两股胶着的力量。相关机构一直在大力呼吁加快修订《版权法》相关细则。跨国执法力度也需加强。在一系列盗版网站泛滥的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有不少遵守版权法的网站出现,如澳大利亚出现了Created by Humans等许可平台,以便于版权内容得以合法地用于AI训练,并让读者了解一本书的内容是否由真人创作。

  澳大利亚作家协会呼吁政府对AI进行监管,在AI生成内容上明确AI生成内容部分,同时增加透明度,在AI版权页上注明哪些作品被用于AI训练及训练的目的。此外,虽然澳大利亚政府尚未颁布任何规范AI的具体法规,但是于2024年9月发布了包括8个AI伦理原则在内的自愿性框架,呼吁AI系统的透明度、问责制与公平性。澳大利亚的一系列做法如能实施,将为打击依然盛行的盗版行为提供一种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