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擦亮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产业底色:辽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责任担当》汪旭晖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25年3月版/59.00元
ISBN:9787565455865
○田玉海
2023年2月,辽宁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了《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既为坚决打好打赢新时代“辽沈战役”下达了动员令、任务书、作战图,也为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提供了行动纲领。202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强调,希望辽宁在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上勇于争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篇章。
辽宁正在以“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紧迫感、坐不住的危机感、误不起的使命感”,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全省奋进合力,建立以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为战略导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坚决打赢三年行动决胜之战,加快推动辽宁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篇章。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全面振兴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辽宁省发布了2023年决策咨询和新型智库专项研究重大课题。其中,以东北财经大学汪旭辉教授为课题组组长的研究团队承担了“关于进一步厘清我省产业发展方向,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对策研究”工作。2025年3月,《擦亮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产业底色:辽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责任担当》由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在该课题研究报告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有针对性的补充调研、拓展完善的最新研究成果。
该书首先分析了新时代产业动态演变趋势对辽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启示,归纳总结了辽宁现代化产业体系理论内涵的战略认知,分析了辽宁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现状,提出了辽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实施路径,并提出建议。
在辽宁省委坚强领导下,擦亮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产业底色,是辽宁立足实践、立足产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和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的重大战略抉择。未来,辽宁将根据“因地制宜盘活优质存量资源、循序渐进发展增量资源”的总体思路,结合区域战略定位、市场竞争格局、产业发展基础等现实条件,加快构建以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为导向的“46922+X”现代化产业体系。
该书立意高远,研究层次较高,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课题组先后赴辽宁省内外进行广泛调研、考察,与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商会、企业进行交流,从宏观政策层面、中观产业层面、微观市场主体层面,全方位探寻辽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问题根源及破解思路,实践性基础扎实。
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当今,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和5G等技术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加速演进,全球产业发展迎来新一轮深刻变革,制造业本地化、布局未来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和科技创新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重构的主要发展趋势。发达国家凭借其领先的技术优势和完善的制度体系,始终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课题组通过对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经验的深入剖析,全面把握全球技术变革、产业演变和发展趋势的内在规律,从而为辽宁乃至全国应对全球技术之变、产业之变、趋势之变提供战略性指导。
具有很强的启发性。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政治、经济、贸易格局发生深刻变革。发达国家和我国一些先进省份根据自身优势及发展需求,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布局与差异化的竞争优势。通过洞察全球及区域产业发展态势,分析辽宁能够在新一轮的产业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课题组选取了全球GDP前列的几个国家——美国、德国、日本、英国,同时选取了在发展高技术制造业、激活民营企业创新活力、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坚持创新引领方面成绩突出的我国广东、浙江以及深圳、苏州等地,通过深入分析并总结其典型经验,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