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童年探秘

关键词 敦煌壁画 儿童史 教育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2025年05月30日

  《敦煌壁画中的儿童生活》杨秀清著/未来出版社2024年2月版/88.00元

  ISBN:9787541775628

  ○万红艳

  《敦煌壁画中的儿童生活》这一作品宛如一扇时光之窗,透过它,我们得以窥见古代儿童的生活世界。在历史的长河中,“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因其独立行为能力的相对不足,往往被书写者与研究者所忽视。然而,人类历史的画卷不应仅由成人来描绘,儿童同样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他们是建设未来社会的预备力量,其心理特征、愿望追求、素质能力、文化性格、审美情趣、价值判断以及社会责任心,都在某种意义上预先规定了社会演化的方向,明显影响社会演化的进程。儿童成年后的种种表现,更是与社会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探讨和研究不同历史时期的儿童生活,对于深入洞察社会发展大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以往关于古代儿童史的研究,大多局限于传统的文献资料,而该书则独辟蹊径。作者杨秀清以敦煌壁画为切入点,运用翔实的文献资料,并辅以大量敦煌壁画图片,从儿童的生存状态、权益保障、童蒙教育、儿童游戏、儿童劳作、儿童服饰等多个方面,展现了魏晋南北朝至宋代之前儿童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形,深入且细致地呈现出这一时期儿童的生活世界。它不但向我们展示了中古时期儿童鲜活而丰富的生活画面,重现了中古时期充满意趣的儿童世界,而且构建起一部中古儿童生活史。

  翻开书页,敦煌壁画中的儿童仿佛从画布中走出,带着他们的笑声与游戏,穿越千年的时光,向我们讲述他们的故事。书中细致地描绘了这些儿童在家庭与社会中的角色:他们不仅是父母眼中的珍宝,更是文化传承的使者。在那个时代,儿童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声欢笑,都是社会文化的缩影,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未来的希望。

  教育是书中的另一重要主题,杨秀清研究了敦煌壁画所反映的教育形式,包括寺学教育与家庭教育。这不仅是对古代教育的探讨,更是对儿童成长历程的深度剖析。书中提到的“童蒙教育”,如晨曦初照,蕴含着对未来的期许。通过对教育的考察,我们也能感受到古代社会对儿童成长的重视,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价值观的培育。

  壁画中描绘的儿童游戏场景,如骑竹马、玩沙土,生动展现了他们的生活乐趣与同伴互动。儿童在游戏中的欢声笑语,不仅展现了他们的生活乐趣,更是与同伴间互动的缩影。通过分析这些场景,我们可以发现,古代儿童的快乐与现代儿童并无本质差异,生活的乐趣始终是儿童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儿童服饰的描绘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古代文化的重要视角。书中对儿童服饰的详细分析,不仅揭示了当时的审美观念,也反映了儿童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角色。这些服饰在历史的长河中,承载着时代的特征,成为研究古代社会文化的重要依据。

  此外,书中还对儿童与宗教信仰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展现了儿童在佛教文化中的角色。无论是童子虔诚拜佛,还是参与庄重的宗教仪式,儿童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着信仰的熏陶。这些经历如同一颗颗种子,悄然播撒在他们的心田,逐渐生长为他们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总体而言,《敦煌壁画中的儿童生活》是一部学术价值与文化意义并重的著作。杨秀清用他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色彩斑斓的儿童世界,让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重新发现儿童的生命力与创造力。这本书的意义不仅在于丰富了我们对古代儿童生活的认识,更为现代教育提供了珍贵的历史借鉴,提醒着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儿童的成长与快乐始终是社会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