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座城爱上阅读

关键词 全民阅读 交流合作 图书文创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2025年08月01日

  主办方/供图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专题报道组

  7月的山城重庆,热浪与书香交织。

  7月25日~28日,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书博会”)在重庆举办。本届书博会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重庆市人民政府承办,以“书香中国 阅读之美”为主题,全国各省(区、市)的1000多家单位参展。主会场展区面积8万平方米,线上线下参展图书总数超过100万种。除主会场,在重庆南岸区、大足区设分会场,同时在京东、当当设立网上分会场。

  重庆作为2007年第17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的举办地,曾见证该活动从“全国书市”正式更名为“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成为这一盛会的定名之地,18年后书博会再次落户重庆,不仅是对重庆文化底蕴与发展活力的双重肯定,更承载着“书香中国”的愿景,延续着重庆与全民阅读的深厚渊源。重庆,我们有了哪些重逢,又在庆贺什么?

  主题出版唱响时代强音

  主题出版是书博会主旋律。

  本届书博会特设9个特色展览(区),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次设立真理之光——党的创新理论出版成果展,全面系统展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著作和研究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分领域思想的优秀出版成果。举办阅见中国——全国图书精品展、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成果展,线上线下汇集精品图书上百万种,其中新书约10万种,展现新时代出版发展繁荣图景,系统呈现时代强音、抗战长歌、文脉传薪、新锐热榜、云荐书单、童阅山河、银龄享书、智创未来、设计之美。其中,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书系尤为亮眼,包括《复兴文库》《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儒藏》等。还有2024年主题出版重点图书、中宣部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24年度“中国好书”等获奖图书,从不同视角生动诠释时代精神。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从战场纪实到英雄史诗,从历史反思到精神传承,书博会展示的每一本抗战主题书都是对先烈的致敬,对和平的珍视。如北京出版集团重点展示“北平抗日斗争历史丛书”、《珠市口1938》等抗战题材力作。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我的抗战故事——20位抗战老兵的口述》《华北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文艺大系》等传递砥砺前行的力量。重庆出版社出版的《中共中央南方局与伟大的抗日战争》反映南方局对抗战胜利的重要贡献。(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杨益言长篇小说《秘密世界》作为《红岩》前续,揭开隐蔽战线历史。南方出版社出版的《海南抗日战争志》记述海南抗日战争的历史状况,系对海南岛作为中国抗日战争中一面不朽旗帜的庄严加冕。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发布的《牛轭山下》被评价为“反法西斯战争叙事的中国儿童文学样本”。

  据华景时代总裁刘雅文介绍,当下的出版业正在持续推进主题出版内容创新,注重用更贴近读者的方式讲好重大主题,努力让理论读物变得有温度、有吸引力。《一起重读毛泽东经典著作》以创新形式解析经典文本,注解引导的形式,引导读者深入理解原著;《大考:改革开放与党的建设》则尝试通过通俗的叙述方式,将改革开放历程中的关键节点和党内建设细节串联起来,让读者更容易建立时代感……

  少儿阅读打造专属乐园

  书博会期间,以“科技海洋·童阅引航”为主题的少儿阅读嘉年华成为一大焦点。

  来自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接力出版社、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等国内知名出版机构及童书品牌带来了“我跟院士学科学”“看宫猫漫画故事 游纸上皇城故宫《紫禁城喵传》漫画系列读者见面会”等重磅活动。“其实今年在设计的时候我们有一些特别的创意,就是将整个主视觉设计为电路板。”少儿阅读嘉年华板块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道,“其实阅读就像芯片一样,当下很多孩子没有培养阅读的习惯,所以我们今年设计了知识芯片的概念,希望能够通过活动安排、场地布局、颜色设计等潜移默化地调动起孩子对阅读的兴趣。”本届少儿阅读嘉年华的互动展览体验区还设计了“电路探秘·书海寻宝”主题展览路线,打造“古代智者秘境”“星际探索基地”等沉浸式场景,小读者通过“电路探秘・书海寻宝”任务线索完成阅读闯关,将科技探索与阅读推广深度融合。“这些闯关主题是为了让孩子们了解,阅读不是单纯的拿一本书看,而是有多种形式参与,并让家长也能在这小小的场地里面,陪伴他们一起阅读。”负责人介绍。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家长对孩子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视,科普、科幻类童书的市场需求日益增长。福建科技出版社“全国少儿科幻联盟·闽科创研基地”及其重庆工作站的成立,标志着闽渝两地开启少儿科幻教育战略合作的新篇章。

  从展会新书发布的活动主题也可以看出,少儿科普图书的叙事逐渐走向故事化与跨界融合的趋势,由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联合《米吴科学王牌赛》作者团队打造的“米吴科学王牌赛互动科学教育体验活动”,深度结合书中经典实验场景,将书中知识转化为可触摸的科学实践。越来越多的出版单位开始关注青少年的全面素养培养,注重培养青少年的综合能力与价值观。吉林大学出版社推出的“高原之灵——青藏高原珍稀动物系列小说”丛书由知名女性作家团队创作,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技术赋能的教育产品引起众多读者驻足体验。高等教育出版社“龙凤智教一体机”首次亮相书博会,该产品可用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校管理等多个场景,并支持学校自主建设智能体和AI应用。内蒙古展区“北疆教云”数字教材平台打造的立体化教科书形态,生动展现纸质出版与数字技术的创新结合。

  在“智印未来——印刷科技服务阅读主题展区”,读者可以亲身体验活字排版,感受雕版印刷的温度。在河南展区,中州古籍出版社以AR《西游记:中国神怪图鉴》为蓝本打造的“XR沉浸式体验”活动,以创新的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核成为亮点,不少小朋友在电子大屏前化身孙悟空,玩得不亦乐乎。

  交流合作推动产业升级

  书博会期间,传统与现代、东西南北合作交流,轮番上演。

  重庆新华出版集团与火山引擎签署战略框架合作协议,携手打造出版行业专业大模型,标志着传统出版业与前沿AI技术的深度融合迈入新阶段,将进一步推动出版业全流程智能化升级。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以哈尔滨与重庆双城文化元素为核心打造的“尔滨的雪×重庆火·渝见哈”联名系列城市文创产品尤为亮眼。黑龙江教育出版社与重庆新华书店签署“龙教有礼”系列文创跨域战略合作协议,并举行“图书+文创”项目合作启动仪式,进一步深化两地文化交流,将图书文创渠道的跨区域联动模式推向一个新高度,实现南北文化资源联动与价值共赢。

  新疆文化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与北京儒意欣欣文化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围绕“共和国功勋系列”图书的策划、出版及全媒体推广,展开深度合作,旨在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产品。

  图书发布会上的各种巧思,凸显出版社用心。如法律出版社邀请西南政法大学两位专家围绕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法治文化传播及涉外法治与全民阅读的有机融合展开深度对话,是推进全民阅读与涉外法治建设融合发展成果的生动展示。再如西北大学出版社社长马来在《千帆过尽一书生:郭琦口述历史》发布会上表示,时隔百年,在作为郭琦出生地和人生出发地的川渝地区举办郭琦口述历史发布会,有着特殊的纪念意义。

  作家与读者双向奔赴

  书博会的重要功能——推进全民阅读,已成为全社会共同珍视的文化课题。

  政府层面将其纳入文化强省(市)建设的重要举措,稳步推进落地。重庆通过政策支持、空间拓展、活动创新及家庭参与,构建了“共同阅读、融合阅读、终身阅读”的生态体系,“书香重庆”成为城市文化的新名片。

  出版机构为推动全民阅读向纵深发展、共建馥郁书香社会添砖加瓦。近200位作家齐聚重庆,通过新书发布、主题讲座、读者互动等形式,推动全民阅读与文化传播。作为书博会的“重头戏”,第十六届读者大会特邀作家、学者陈晋、李敬泽、阿来、刘石、张者、祝勇、赵冬梅、刘楚昕等名家作者,与读者进行深入交流。

  在书博会主会场,“陆海讲读堂”连续3天推出3场高规格文化对谈。阿来以新作《大河源》为核心,剖析黄河源头的生态变迁与文明脉络,强调文学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澎湃新闻创始人邱兵与六神磊磊围绕《重庆人讲重庆故事:溯游与归乡》展开对话,从巴渝文化的历史纵深谈到当代城市精神的重构。祝勇则通过《故宫文物南迁的重庆记忆》,揭示战时文化守护的艰辛与重庆作为“文化抗战大后方”的特殊意义。

  书博会期间还举办了近百场新书发布会与签售会,通过作家与读者的双向奔赴,让文字真正成为连接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精神纽带。苏童《好天气》新书对谈引发阅读狂欢;六小龄童携新作《金猴宗师》亮相,探讨传统文化符号的现代转化。鲁迅文学奖得主张者携《万桥飞虹》解读重庆桥梁建设的史诗图景。

  “惠民书博”成为本届书博会的亮点之一:组委会推出“200万元文化惠民购书券”专项补贴,单张面额从5元至50元不等,读者通过关注“蚂蚁找书”小程序即可参与领取;400余家出版社推出3折~8折购书活动,各类精品图书供消费者挑选。书博会还通过“书博会+旅游”的形式,解锁文旅新体验。消费者在书博会现场、“巴渝书市”购书点,以及阅淘网、当当、京东、“蚂蚁找书”小程序等线上平台单次购书满100元,即可凭线上购书记录或纸质小票(限消费者本人),在指定时间内免费或以优惠价格游览26个区县精心推出的60个景区/景点。本届书博会首次开设书博会夜场,打造“白天观展、夜晚沉浸”的文化消费新场景。夜场期间,单独发放50万元夜场优惠券,读者可在原有折扣的基础上使用,享受更多优惠。京东图书通过“逛展集章赢周边”“看直播抽亲签书”等创新模式,将线下展馆的探索乐趣巧妙延伸至线上;当当拿出400万元阅读补贴金,共同倾力打造“书博优选专区”。作为本届书博会官方网上分会场,京东充分发挥渠道优势,将书博会延伸为一场突破时空限制的全民阅读接力大赛。

  “图书+文创”聚人气,大学校园文创首秀

  文创产品作为每届书博会的“圈粉利器”,成为各大展区的标配,更有多家出版机构携全新IP系列亮相。

  人民教育出版社与鲁迅文化基金会达成战略合作并共同发布全新IP“课本中的鲁迅”,从非遗合作、潮玩手办、户外生活、文具手账等四个产品矩阵出发,打造一系列具有辨识度和青春朝气,有性格有态度有温度的文创产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带来了阅·见文创与大学问联合推出的限定文创“学术吗喽”公仔,以软萌可爱的形象深受现场读者欢迎。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展出了一系列极具新疆风情和特点的文创产品,源自《龟兹奇妙之旅》《我还想去博物馆》等绘本开发的“龟兹壁画”丝巾、“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冰箱贴、“馕包”等特色产品以及薰衣草羊驼等新品,一经展出即引爆销售,并引来了不少外国友人询问。

  首届大学校园文创展亮相,聚焦高校官方授权的文创展品,集中呈现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河南大学、重庆大学、武汉大学等全国30余所高校的创新风采,读者近距离感受不同高校的独特文化魅力和思想的碰撞交融。

  本届书博会设置“书驿栖光——特色书店展区”,重庆新华书店、西西弗书店、钟书阁成都店、风雅颂书局、晓风书屋等20余家特色书店亮相,通过展销结合的方式,打造书博会实体书店街区,读者沉浸式感受实体书店的活力和多元化业态。

  位于福建展团的新华印像拍报亭吸引了众多关注。读者站在复古拍报机摄像头前,只需9.9元即可拍摄个人专属的报纸头条页——“我在重庆——第三十三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 我来了”。据福建新华印像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展会期间订单数788笔。

  让一座城爱上阅读,本届书博会,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