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打卡创始人兼CEO贝金雨曾在演讲中表示,打卡学习是一种高频的学习行为,而这会引发高频的社交分享,进而带来高效的营销行为。在过去的一年,鲸打卡便从一个小小的“打卡”场景切入,加入作业、解锁、闯关等相应的每日互动形式,解决微信群的交作业、群管理等问题,并开发自动化题库、批量点评管理、规范化学员输出、筛选作业、提醒交作业等功能。经过一年的发展,鲸打卡围绕“打卡”这一中心点,衍生出丰富的教学工具,包括背单词、题库、测评、小学的教材点读,以及日签分享等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督学功能。鲸打卡运营合伙人刘祺表示,基于“让学习更有温度、更有趣、更有效”的研发理念,鲸打卡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力求将打卡做得深入、透彻。
鲸打卡的定位是提供基于微信生态的教育行业督学营销解决方案。刘祺认为其核心在于两点:一是微信生态——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首先微信群可在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承载用户分享、互动等行为,进而实现督学营销;二是督学营销——基于微信生态、操作不易断层的特点,用户的分享行为促使营销转化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对于用户来讲,鲸打卡的轻量级学习系统降低了用户学习的门槛,而完整的督学闭环系统提升了用户坚持学习的信念。对于商家来讲,用户高频的分享和互动行为能够加强传播效果,如鲸相册的水滴奖励机制。
鲸打卡最初发端于微信生态,大部分的客户属于线上,但线下客户的需求不容忽视。由于线下机构的信息化程度和互联网运营能力偏弱,鲸打卡设置了专门服务于线下机构的服务团队,帮助其更深入了解教育行业发展趋势,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对于打卡学习的发展趋势,刘祺认为,这一领域将会更加细分、更加场景化。在对象上,打卡学习不再局限于孩子,也逐渐面向家长,如教育家庭工作坊等可对打卡功能进行应用。打卡用户的年龄也会越来越细分,比如樊登小读者、少年得到等就体现了用户年龄段的不同。(张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