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家庭教育 亲子生活 成长
○郝婧妤 余海燕
拿到《爱的笔记》一书,笔者立即被封面温暖的粉色画面吸引了。一个蹒跚学步的小女孩在宽厚臂膀扶持下缓缓前进,虽然看不到父亲的面庞,但已经感受到了父亲对女儿的怜爱、保护之情。
翻开该书,女儿的成长轨迹浮现眼前。“懵里懵懂的一岁”“牙牙学语的两岁”“蹦蹦跳跳的三岁”“自由自在的四岁”“向往上学的五岁”,一个活泼、天真的小女孩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
《爱的笔记》淡粉色、简洁的标题牵引着读者一口气读下去,日常的生活、温暖的情景,质朴的感情,充盈了全书。随着作者娓娓述说,一股暖意荡漾在读者心间。这一股暖意便是——爱。这爱,来自这位刚做父亲的作者笔下——掩藏着不知如何照顾女儿的不安之情,掩映着想为女儿创造更好生活环境的奋发之情,倾诉了默默陪伴女儿成长的真切之情。这位年轻父亲记录了5年亲子时光,见证了他与女儿的共同成长,该书因此有了更深厚的意蕴和内涵。
作者写的是家庭生活的琐事和趣事、爸爸妈妈对女儿的陪伴。父爱不在于言辞,而在行动。父亲为了给女儿买一辆童车,默默努力挣稿费攒钱;即使撑着伞抱着女儿有些吃力,也要去雨中玩;特别留意女儿新鲜的行为和语言,如“烤太阳”“树枝长起新叶子”“在石头上烧饭做菜”等;不打破孩子的幻想,甚至愿意把自己当成孩子和女儿一起感受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重视记录和女儿在大自然中的探索。爸爸抱着女儿感受山中湍急的溪水,跳跃流动;一起走在黄叶铺满的小路上,闻着菊花的芬芳;陪着女儿在雪地里抓雪,留下关于雪的想象;蹲在临近河水的石砾滩上比赛丢石子,模仿卷起裤腿的渡河人;爬上布满马鞭草的坡地高头,眺望远方的学校;在阳光闪动、点点耀金的河滩边散步,观察如何用鱼罾(注:罾,一种用木棍或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捉鱼……
这位父亲没有生怕女儿受到一点伤害而处处限制,反而给女儿一片广阔天地,陪她一起游戏、闯荡,锻炼女孩儿勇敢的品质、坚韧的内心。大自然赋予人类阳光、雨露、空气、土地,在自然中长大的孩子多么幸福。每每读到这些温暖的生活画面,读者也会不由得羡慕攀儿——她是在父母的陪伴下,在大自然的臂弯中成长的女孩。
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看《爱的笔记》,读者可以见到一位年轻父亲如何对孩子实行有效的生命互动、心灵共振的幼儿教育。这是阅读该书时最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首先,父母要学会尊重人的成长规律。孩子的成长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在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微小的动作,一个稀奇古怪的想法……小孩子是单纯的,思维简单,但想象力丰富。《爱的笔记》中,作者对孩子的童言稚语满是欣赏,攀儿的即兴儿歌和随口编创的故事被记录下来。父母的肯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有益于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其次,父母要树立与孩子共同成长的美好理念。有的年轻父母由于工作太忙,把孩子过早地交给老人教育,错失了与孩子的共同生活,也失去了与孩子共同成长的美好体验。
《爱的笔记》一书的作者对孩子施行爱的教育,既不宠溺也不严厉。孩子在父母的关心和陪伴中成长,拥有一个幸福美好的童年。这是一份美好的人生礼物。同时,父母在亲子生活中得到了美好体验,这也是人生中宝贵的精神财富。
让孩子成长得更健康、更优秀,是天下父母的共同期望。《爱的笔记》一书给予读者的启迪是,有质量的家庭教育在日常的亲子生活中,在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成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