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 6月8日,由中宣部出版局主办,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深圳市委宣传部、北京大学出版学院承办,深圳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执行的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之数字出版前沿技术发展与应用分论坛在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期间举行。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总编辑、电子工业出版社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王传臣,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孙波,人民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黄强,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华为云中国区副总裁张东生,百度副总裁王颖,中文在线集团董事长童之磊等嘉宾结合各自单位数字出版融合实践进行了现场分享。
中宣部出版局有关负责人,有关地方党委宣传部、出版融合发展工程入选项目单位、数字出版企业、文化科技企业负责人,以及出版融合发展优秀人才、部分高校出版专业师生等参加本次论坛。
王传臣发表题为《用好前沿技术 传播科技新知》的演讲。他表示,以数字化为核心的技术创新要求出版单位要紧跟前沿技术,推动出版工作理念创新。坚持内容为王、受众为本,增强内容优势,同时加强数据驱动、技术应用并提升技术响应速度。
孙波在《用技术和想象力做乘法 拥抱新变革》的演讲里表示,广东省出版集团应用数字出版前沿技术推动出版传媒转型升级,可以用四方面来概括:抓好顶层设计和全面统筹、数字出版提质增效、探索产品新形态、推进整体数字化转型。
黄强发表题为《探索新时代教育出版融合发展新路径》的演讲,他表示,教育出版融合发展,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教育数字化为内在逻辑,以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价值追求,以实现教育现代化为最终目标。
司晓发表题为《文化科技融合背景下的出版行业发展新趋势》的演讲,他表示,ChatGPT的机器智能可以替代原来大量的人的智慧劳动,并将成本降到非常低的水平,进而带来行业生态革命,同时这也是一场成本革命。
张东生在《以技术驱动创新 构筑出版业数字化新想象》的演讲里介绍说,华为云积累了诸多经验,为出版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包括基础设施升级、应用现代化、行业数据保护、未来技术隐患的解决和出版业智能升级。
王颖发表题为《AI助力数字出版行业生产力变革》的演讲,她认为AI可以精准地发现信息中的趋势,帮助出版方挖掘出未来可能受欢迎和有影响力的题材提供参考,还可以在内容的宣传、推广与分发上提效。
童之磊在《MWA驱动数字出版新发展》的演讲中表示,元宇宙(Metaverse)、Web3.0(Web3.0)、AI(AIGC)(简称MWA)会成为新的科技革命,深刻影响未来的生活或生产。在出版行业方面则表现为三个方面:提升数字出版生产效率、变革数字出版生产方式、打造新型数字产品。
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张泽表示,高教社在虚拟仿真技术方面有所尝试,即采用虚拟现实技术优化图书内容,使其具备可虚拟呈现的特质。在整个出版过程中,新技术为内容生产、企业管理、产品营销等各个环节赋能。
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副院长朱本军在题为《出版融合视野下的古籍活化利用未来可期》的演讲中表示,古籍的活化利用与数字出版的主战场有三个,一是主导权威的高质量的古籍数字内容的生产与聚合。二是要主导古籍专业知识生产。三是主导高质量融合出版物。
上海哔哩哔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总编辑周奕认为,目前,以强调品牌符号和品牌价值传递的播客营销模式,已成为出版新媒体营销的另一大亮点:通过个体表达制造话题,输出阅读感想、价值观、知识等内容,有利于帮助出版机构搭建私域流量,找到目标读者,提供精准服务。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在论坛上介绍了AI阅读服务数字机器人。他表示,出版业对前沿技术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也还面临不少的问题。第一,出版单位内部缺乏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第二,行业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使得出版单位与技术企业的合作无标可依,对前沿技术用不好;第三,技术合作企业在开发进度、质量标准、故障处理、企业培训等方面不能满足出版单位要求,无法达到预期应用效果。
当前数字出版是出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新技术成为驱动引擎。近年来在中宣部的支持引导下,行业数字出版和出版融合发展成绩突出:数字出版产业规模不但全线飘红,且不少出版单位更是通过新技术应用和新服务开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然而身处一个充满变革、充满机遇、充满挑战的时代,留在原地就是退步。出版行业的使命是传播和传承人类的文明,行业必须了解前沿技术,应用前沿技术,主动迎接机遇,主动面对挑战,而这次论坛的举办意义就是对此路径的探索。(欣 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