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雪晴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浪潮中,科学启蒙教育正逐渐成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明确提出“从娃娃抓起”的科学教育方针,强调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和探究能力。在这一背景下,《幼儿科学探究融媒体绘本》应运而生,它不仅是一套系列科普绘本,更是一把打开科学之门的钥匙,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安全的实验,为3~6岁儿童打开了一扇探索世界的窗口。
当“科学”遇上“故事”,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这套《幼儿科学探究融媒体绘本》给出了答案。由方圆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幼儿科学探究融媒体绘本》是一套集科学绘本、实验操作材料、教学案例集、音视频资源于一体的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资源融媒体出版物,内容围绕儿童不同阶段的科学认知、科学素养、科学常识、科学实践四个板块进行开发,分为初阶、中阶、高阶三个阶段。该套绘本最大亮点在于其独特的“故事+实验”设计模式,准确把握了幼儿的学习特点:先动情,再动手;先感知,再理解。3~6岁的幼儿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却很难理解抽象的概念,这套绘本通过具象化的故事情节和可操作性强的实验活动,完美解决了这一难题。绘本中的每一个科学原理都巧妙地融入在日常生活小故事中,比如用“天狗食月”引出光的直线传播;用“潜水的小章鱼”讲解重力与浮力的奥秘。这些故事不仅充满童趣,更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同时,绘本还配备了与实验活动内容相匹配的安全实验器材,比如量杯、积木、磁铁等,让孩子在阅读后能立即动手验证科学现象。当孩子们看到盐粒随着音乐声在保鲜膜上跳舞时,声波振动这个抽象的物理概念就变得直观;当孩子们亲手用磁铁吸引各种物品时,磁力的特性自然就印在了脑海中。绘本中还附有二维码,扫码即可观看实验步骤,实验时长控制在2分钟左右,符合幼儿注意力持续时间。这种“读故事、做实验”的双重体验,不仅加深了孩子们对科学原理的理解,更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这种学习方式远比传统的说教更有效,也更能激发孩子持续探索的兴趣。
以《滚滚运动会》这一实验活动为例,故事发生在一场运动会上,“参赛选手”是形状各异的生活物品,有纸杯、易拉罐和红酒塞等,需要孩子们动手试一试哪位选手可以参加直线长跑,哪位选手可以参加弧线长跑。配套的实验包里提供了木板和积木,孩子们也可以拓展思维,收集更多日常物品,尝试探索更多可能性。这些实验设计既安全又易懂,幼儿园的孩子也能在老师或家长的指导下完成。这种互动方式让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直观有趣。
在科学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幼儿科学探究融媒体绘本》这样的绘本显得尤为珍贵。它不仅满足了政策对幼儿科学启蒙的要求,更为家长和老师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案。书中的每一个实验都经过精心设计,既保证了安全性,又充满了探索的乐趣。当孩子们跟着绘本中的角色一起解决问题时,他们收获的不仅是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观察、思考和动手的综合能力。这些能力将成为幼儿未来学习路上的宝贵财富,也为科学素质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幼儿科学探究融媒体绘本》用童趣的语言讲述科学,用游戏的方式传递知识,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它让我们看到,科学启蒙可以如此生动有趣,幼儿教育可以如此充满创意。当孩子们合上绘本,或许记不住“折射”这个专业名词,却一定记得阳光穿过凸透镜时,地板上那道突然聚焦的阳光。当孩子们睁大好奇的眼睛,追随着绘本中的科学冒险时,科学的星火已经在他们心里悄悄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