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向红
湖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策源地,被誉为伟人故里、将帅之乡、红色热土。近日,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湖南为什么这样红》一书,呼应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多次强调“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重要指示精神,深刻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在湖南大地的辉煌实践。
对“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的生动注解
湖南,是一片被无数革命先烈鲜血染红、浸润着深厚革命精神的英雄土地。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的红色历史和文化高度重视,并在2020年9月考察湖南时深情赞誉,湖南“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寸土千滴红军血,一步一尊英雄躯”。湖南为什么这样红,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
在该书开篇,可以看到一组组数据:“参加党的一大的党员共13人,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这50多名党员中,湘籍党员20人。”“中日22次大会战中有6次以湖南为沙场。”“1945年,在中共七大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中,湖南籍中央委员有14人;党中央五大书记中湖南人有3位。”“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五任司令员均为湖南人。”“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十大元帅中湖南人有3人,10位大将中湖南人有6人,57位上将中湖南人有19人。”“1921年至1949年,全国牺牲的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达370多万人,湖南牺牲的革命烈士有20多万人,其中有名可查的达15万人。”
这些数字,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滚烫的忠诚和英勇的见证——一代伟人,从这里走出;星星之火,在这里点燃;滚烫热血,在这里流淌;开国元勋、革命将帅,在这里成长。这些真实可考的数据,响亮回答了“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的深刻内涵,有力印证了湖南革命贡献的磅礴力量。
“两个结合”的湖南实践与启示
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时指出,岳麓书院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个策源地和有重要影响的地方。这个重要提法,是对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湖湘贡献”的肯定,也是对“第二个结合”的鲜明昭示。湖南的“红”,其深厚底蕴不仅在于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史,更在于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悠久的湖湘文化。
实事求是,从汉代的一个经学和考据学命题、湖湘学派的一种治学精神,通过“两个结合”,逐步转化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发展为我们党的重要法宝。在此过程中,湖南特别是岳麓书院起到了重要作用,从湖南生长起来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受到湘学求实重行理念深刻影响的毛泽东起到了重要作用。
《湖南为什么这样红》顺应推动湖湘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之势,找准大局之需,立足湖南丰厚的革命历史资源,从探索湖湘这片水土的地域特质和文化特质入手,梳理湖湘学人风骨血脉的赓续中孕育出的求是精神的文化品格,追寻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湘籍共产党人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后,如何彻底将“实事求是”这面旗帜从汉学家的手中接过来,迎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的光辉足迹,系统探寻湖南为什么这样红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为我们解答这一宏大命题提供了一份兼具历史厚度、学术深度与时代温度的参考答卷。而贯穿其中的方法论,就是“两个结合”。
“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要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关键是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让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湖南为什么这样红》打造了可读、可思、可传的红色叙事新范式,为新时代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提供了优秀读本。
(作者单位:湖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