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具书和学术书是商务印书馆这座文化地标上的两颗明珠。作为商务印书馆的“名片”,工具书和学术书一直都是其品牌出版的明星产品,不但深深传承了商务的精品基因,而且不断推陈出新、续写鸿篇。正如商务印书馆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顾青所说,精品基因就是要做最优秀的书、做最好的书。
曾经,工具书和学术书是老一辈商务人打响招牌的产品线。自张元济进入商务起,就延请了一大批知名学者和专家加盟,制订了系统全面的编辑出版计划,致力于引进西学、介绍新知,精心选择、组织翻译出版了一大批外国学术和文学名著,以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林纾翻译的《茶花女》影响尤为广泛深远。在他主持下,商务还编辑出版了一大批工具书。1915年,我国第一部新式辞书《辞源》问世,开创了我国现代工具书的出版先河。
如今的工具书出版和学术书出版更是新一代商务人开拓创新的领域。既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等品牌辞书,也有《古音汇纂》《全球华语大词典》《中华科学技术大词典》《新时代俄汉详解大词典》等各领域、各层次品牌工具书集群;既有“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等品牌学术丛书,也有“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系列丛书、“二十一世纪人文译丛”等重磅学术著作系列丛书。商务的工具书和学术书一直都为人所耳熟能详,常见于各家书店和众多家庭的书架上,成为许多读者的“必读书”。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尹 天
工具书的王国:昌明教育续文脉
顾青表示,工具书尤其是汉语类工具书和外语类工具书,是商务的独得之秘。值得称道的是,这两类工具书都是商务的强项。这在行业重要奖项的评选中可见一斑,商务工具书在各大奖项中始终占据一席之地:《辞源》(第三版)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全球华语大词典》、《新时代汉英大词典》(第2版)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现代汉语学习词典》获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等。商务的工具书为何如此亮眼?
汉语工具书:满足国家之需人民之需
商务出版的汉语类工具书,往往会成为“全民偶像”。这不仅是因为其高品质颇受读者信赖,也是因为商务出版的工具书能够满足国家之需、人民之需,不是为了出版而出版,更不是为了商业而出版。
百年传承,商务工具书双效突出。商务的工具书有着百余年的传承。1915年,商务出版了我国第一部新式辞书《辞源》,自此开启了我国现代工具书的出版新篇章。
工具书出版以社会效益为己任。商务的工具书以《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等最为人所熟知,而这两部起源于建国初期的工具书,都是国家级的重大工程。比如《新华字典》,是新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首次出版于1953年,原由新华辞书社编写。几十年来,《新华字典》经过十余次修订,不断跟进时代,适应读者需求,先后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第三届国家辞书奖特别奖、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等。而《现代汉语词典》则是由国务院下达指示编写,以推广普通话、促进现代汉语规范化为宗旨,是我国第一部规范型现代汉语词典。《现汉》1978年出版第1版,根据语言的发展变化不断进行修订完善,至今已出版第7版,荣获1994年第一届国家图书奖、1997年第二届国家辞书奖一等奖、2007年第一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2013年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等诸多荣誉。
商务的工具书一直都是读者追捧的对象。《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在中小学开学时总是供不应求,商务印书馆原总经理林尔蔚曾在访谈录中回忆,开学的时候,1天6卡车的用纸都不够,1年要印40万令纸。其中,《新华字典》历经12次修订,发行超过6亿册,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工具书。2016年,第11版《新华字典》全球发行量达到5.6亿册,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定期修订)”两项殊荣。《现代汉语词典》自1978年正式出版以来,同时在韩国、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还有当地的版本发行,可谓一纸风行,影响深远。这只是商务众多工具书的一个缩影。
名家云集,工具书背后有强大团队。实际上,商务的汉语类工具书包括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学生工具书、成语工具书、百科工具书等。除了《辞源》《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之外,还有很多品牌工具书,比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古代汉语词典》《简明古汉语字典》《学生通用规范汉字字典》等。其中,“商务馆小学生系列辞书(彩图本)”是今年新品,这套辞书收字、收词、释义、用例基于商务印书馆教材语料库,基本覆盖小学阶段统编语文教材用字,内容全面,可以有效辅助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
商务工具书之所以品牌响亮,离不开背后的一众名家编辑。参与《现代汉语词典》编纂工作的都是蜚声中外的语言学大家,除了吕叔湘、丁声树、李荣之外,著名语言学家黎锦熙、陆志韦、陆宗达、石明远、王力、魏建功、叶籁士、叶圣陶、周定一、周浩然、周祖谟、朱文叔等都参与其中。这些大家不讲名利,把自己在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都无私地奉献给了《现代汉语词典》。所以说《现代汉语词典》凝结了我国老一辈语言学家的心血。
其他工具书的编者也是赫赫有名。《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的编者王力、岑麒祥、林焘、戴澧、唐作藩、蒋绍愚等,都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该书是学习古汉语的常备工具书,荣获首届中国辞书奖一等奖。《简明古汉语字典》(第3版)则由四川大学三代学者两次修订完成,编者张永言、杜仲陵、向熹、经本植、罗宪华、严廷德等均为四川大学古汉语研究专家。《学生通用规范汉字字典》是我国现阶段第一部供学生学习通用规范汉字的字典,主编王宁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组组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修订组组长。正是这些语言学者、知名编者的无私付出和默默奉献,搭建起了商务“工具书的王国”的美誉。
外语工具书:搭建海内外沟通桥梁
商务的外语类工具书历史源远流长。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夏瑞芳在商务早期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社会变革提供的机会,顺应时代潮流出版了《华英初阶》《华英进阶》等工具书,在几件至关重要的大事上作出正确决策,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为商务迅速成长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出版企业奠定了基础。
经过百余年发展,目前商务的外语工具书种类繁多,覆盖英语、日语、韩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等各个语种,凭借优秀的品质和传颂的口碑,在国内外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英语工具书资源丰厚质量过硬。近年来,商务出版了适合各类读者的英语工具书。比如《牛津少儿英汉图解词典》、《牛津高阶英语词典》(第10 版)、《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 9版)、《牛津中阶英汉双解词典》(第 5 版)、《英汉小词典》(第4版)、《新时代汉英大词典》(第2版)、《精选英汉汉英词典》(第5版)、《新华字典》(英汉双语版)。
商务印书馆英语编辑室副主任吴冰介绍,目前的重点产品线主要有:“牛津进阶”系列,如牛津高阶、中阶、初阶三个品种各种版本的词典;其他引进版辞书,如牛津系学习类词典、朗文系写作活用词典、柯林斯学习词典等;“新时代汉英大词典”系列,包括大词典以及由此衍生的精编及小词典;其他原创词典,包括英汉小词典、英语姓名译名手册等专科词典。
商务的英语工具书之所以颇受读者欢迎,离不开三个“一流”的高标准要求:一流的编译者,商务英语工具书作为业界执牛耳者,长期与国内外辞书从业者合作交流,从而拥有高水平的编译者资源,保证了商务工具书内容的专业和权威性;一流的工具书编校队伍,商务的工具书出版历史悠久,因此培养了一代代专业的工具书编校队伍,在英语工具书方面,商务的编辑以及校对拥有扎实的英汉双语功底,丰富的工具书编校经验,是出版高质量工具书的保障;一流的质量把控,从编者的遴选、引进版工具书的比较和选择,到编校加工、印制,每一个环节都以专业的标准要求、按照严格的工作流程执行。
小语种工具书覆盖全面特色突出。小语种工具书多年来一直是商务的传统产品线,拥有良好的读者基础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目前,商务的小语种工具书覆盖39个语种,2023年将再增两个(芬兰语、瑞典语)。近年来,小语种工具书重点新品频出,如《罗马尼亚语汉语大词典》《汉语阿塞拜疆语词典》等,均是填补中外文化交流空白的首部词典,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2021年出版的《汉葡词典》《汉意词典》则是国内首部汉葡、汉意中大型工具书。
商务印书馆外语编辑室主任郭可介绍,小语种工具书按照规模和特色,主要有四条产品线:一是“精选外汉汉外词典”系列,这套小语种工具书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陆续开发出版,已有近30年出版历史,因双语双向、小巧便携,广受国内外语学习者追捧,又因加注汉语拼音和繁体字而广受国外汉语学习者的喜爱,其中的《精选日汉汉日词典》累计销量已超过百万册。二是规模在1000万字以上外汉大词典,如3000万字的《新时代俄汉详解大词典》,1200万字的《新时代大俄汉词典》等。三是中型规模的“汉外词典”系列,如《汉泰词典》《汉荷词典》等。四是引进版辞书,如《讲谈社日汉汉日词典》、《日语口语词典》、《瓦里希德汉大词典》、“康乃馨外汉分类词典”系列等。
商务印书馆被誉为“工具书的王国”,小语种工具书是这个王国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郭可表示,在小语种工具书出版方面,商务以文化担当为己任,长期布局,精耕细作,今后将从以下三方面不断丰富产品:一是延续开发传统上有市场优势的产品线,如“精选外汉汉外系列”将不断扩充语种;二是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和时代要求,开发相应语种的工具书,如开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工具书,同时积极申请各项出版资助;三是将融媒发展理念融入小语种工具书开发和出版过程中,除传统纸质词典外,同步开发APP或小程序,满足当下读者对辞书电子化的需求。
无论是商务的外语类工具书,还是汉语类工具书,都是满足国家之需、时代之需、读者之需的出版精品,真正回应着“昌明教育”的初心,成为万千读者步入文化殿堂的起步基石,发挥着赓续文脉的重要作用。
学术出版重镇:开启民智传新知
一个多世纪以来,商务印书馆以“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为己任,积极传承中华文化,努力传播海外新知。其中,学术出版是商务践行“昌明教育,开启民智”的重要途径,也是其作为出版机构的传统强项。如今的商务,凭借“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日新文库”等学术著作,构建起一座享誉中外的“学术出版重镇”。
努力传播海外新知
自创办以来,学术基因深植商务血液之中。120年前,商务印书馆前贤怀揣文化救国的理想,以出版为津梁,沟通中西,践行学术报国之志,传播新知。
早在20世纪初,商务便出版《原富》《天演论》等影响至今的代表性著作。1905年,商务印书馆以铅印本首次出版严复所译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此书至1921年时重印20次,成为对近现代中国社会影响深远的经典。1929年,商务编印“汉译世界名著丛书”,这是上世纪前半叶中国最有影响的西方学术著作丛书。1950年代后,商务致力于外国哲学和社会科学经典的译介。在1958年至1966年的8年中,在商务出版的外国哲学、社会科学翻译著作中,属于名著范围的有395种。另外商务还储存下了400种译稿作为选题的“水库”,促成了建国以来第一个译介世界学术名著的高潮。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历史源流,才有了如今享誉中外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是商务印书馆组织出版的一套大型学术翻译丛书。自1981年问世以来,历时40年,迄今已推出20辑900种,是我国现代出版史上规模最大、最为重要的学术翻译工程。丛书内容涵盖哲学、政治学·法律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地理学和语言学·文学艺术理论等五大领域众多学科的经典名著,封面设计上分别对应橙色、绿色、蓝色、黄色和赭石色,摆放陈列的时候犹如彩虹,被读者亲切地誉为“彩虹墙”。丛书所选之书,立场观点不囿于一派,学科领域不限于一门,皆为文明开启以来,各时代、各国家、各民族的思想与文化精粹,代表着人类已经到达过的精神境界。丛书系统译介世界学术经典,引领时代思想,为本土原创学术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文化滋养,为推动中国现代学术和现代化进程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期间,商务曾于2009年推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珍藏本400种,向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献礼;2011年推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分科本500种;2017年为纪念商务印书馆成立120周年,整体推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120年纪念版的分科本。进入新时代,“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继续秉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方向,不断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增添力量。
迈入新时代,中国读者对于深入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思想有了更高需求。由商务出版的“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系列丛书,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套系统译介马克思主义来源的经典译丛,包括反映康德、黑格尔、费希特等人学说的德国古典哲学经典12种,展现欧文、圣西门、傅立叶等人学说的空想社会主义经典20种,体现配第、魁奈、亚当·斯密、李嘉图等人学说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经典13种,共计45种55册。这套丛书具有系统性、权威性、便利性等特点,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的必备经典。一是系统性,丛书以马克思主义著作为依据,“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分“德国古典哲学”“空想社会主义”“古典政治经济学”三套,系统收录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的经典著作。二是权威性,首先是选目权威,从召开专家论证会研讨书目,反复求证,到请当代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汝信审订,最终确定入选书目;再是版本权威,如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和《小逻辑》是著名哲学家、翻译家贺麟的译本。三是便利性。这套书有助于读者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时作为案头参考;同时在阅读这些著作时,通过查检马克思主义经典中的相关评论,正确理解书中的思想观点。
踔厉建设学术新高地
学术精品名著出版是商务印书馆的立身之本。除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之外,以“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等为代表的中国学术著译丛书,同样颇受读者好评,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建设起属于自己的学术新高地。
中华现代学术走过百余年,其间百家林立、论辩蜂起,沉浮消长瞬息万变,情势之复杂自不待言。温故而知新,述往事而思来者。“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之编纂,其意正在于此,冀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收纳各学科学派名家名作,梳理中华现代学术演进脉络,以展现传统文化之新变,追寻现代文化之根基。“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是首套系统梳理中华学术百年发展脉络的大型丛书,收录上自晚清下至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海外华人学者的原创学术名著(包括外文著作),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体兼及其他,涵盖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学等众多学科。
如果说“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是中国学术界已有的经典集成,“日新文库”就是展望中国学术界未来的经典。
新世纪以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快速发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日益频繁,一批经过海内外严格训练、具有国际视野的青年研究者竞相涌现,促成了最具成长性的学术生态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日新文库”应运而生。“日新文库”是商务印书馆于2021年启动的重点学术出版项目,主要出版45岁及以下的中国学者及海外华人学者的优秀成果。丛书以人文社科研究为主,首重创新。首先,创新体现在发现新课题,创立新方法。其次,创新还体现在跨学科、新材料。丛书所收著作力求打破学科界限,采用跨学科的视角,同时注重发掘新材料,令传统研究焕发出新的活力。可以说,“日新文库”汇聚中国青年学者的高水平研究成果,领风气之先,在创新之外更求开新,致力于开辟学术出版新方向。
商务的学术出版是整个商务出版体系的根系命脉,商务将学术基因贯穿到所有出版板块之中,以学术讲政治,以学术启民智,以学术传新知,踔厉奋发建设学术出版重镇和学术研究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