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李爱农主编,郭华东院士担任科学指导委员会主席的《“一带一路”南亚资源环境地图集》,由中国地图出版集团出版。
南亚位于亚欧大陆南部,幅员辽阔,共包含8个国家,其中有5个国家与我国在陆上接壤。南亚具有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多样的生态系统,且普遍面临着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禀赋退化、自然灾害多发等问题,这给“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带来了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利用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等重大科研项目的最新科学数据及相关研究成果编制了《“一带一路”南亚资源环境地图集》(以下简称《图集》)。2020年《图集》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图集》由4章组成,以地图为主要载体,结合影像、照片、图表、文字等多种形式,呈现了丝绸之路、南亚地区、南亚国家以及南亚相关经济走廊(中巴、孟中印缅和中尼印)的自然环境、资源禀赋、灾害特征、社会经济、节点城市等内容,全书采用中英文双语。《图集》汇集了南亚区域近10年相关研究成果和最新科学数据,以多源遥感大数据为主要资源,通过数据特征提取、时序变化分析、综合模拟等方法,基于综合制图手段完成了时空数据可视化呈现;采用多尺度、多层级、多专题的表达视角,展现南亚复杂多变的资源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实现了从状态描述到规律分析,再到风险评估的知识集成。(刘向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