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秋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市场营销部主任)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10周年,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首经贸社”)瞄准这一关键节点,推出《大格局:京津冀协同发展10周年记》(以下简称《大格局》)一书。一年以来,围绕该书,我社不仅构建了开放合作生态,还搭建多层次馆配渠道,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激活图书深度价值,智库生态助力图书营销。《大格局》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与北京广播电视台财经频道中心共同组织撰写。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以国家发展需求为导向,有效整合国内外智力和信息资源,不断推进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关前沿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处于国内外学术前沿,正逐渐成为我国城市经济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高地。《大格局》一书推出的同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举行“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高校智库联盟”授牌仪式,该智库联盟由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河北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15所京津冀高校联合成立,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致力于深化研究和咨询体系,营造具有竞争力的开放合作生态。《大格局》作为联盟首批研究成果,推动其进入顶尖高校图书馆。
内容价值与受众需求的精准对接,重点突破馆配市场。首经贸社多年来致力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图书的出版,截至目前,已出版京津冀系列专著近百种。在该领域的持续投入和深耕,使我社在学术界、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都获得了较高的认可度,《大格局》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图书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该书以“大格局”为视角,系统梳理了京津冀协同发展10年间的核心成果,对于政府决策者、产业研究者、高校师生、关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普通读者有参考价值。为此,首经贸社搭建多层次馆配渠道。一是与北京人天书店、浙江新华书店集团、湖北三新文化等建立合作,将图书纳入其馆配目录并作为重点图书推荐。二是针对区域专属渠道重点下沉,在京津冀联合本地馆配商(如河北出版物发行集团)推出 “区域协同发展专题书单”,打包推广相关主题图书;重点覆盖京津冀三地重点图书馆(如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天津图书馆、河北省图书馆),对接京津冀高校,尤其是开设经济管理、城市规划、公共政策研究等相关专业的高校,推送“京津冀协同发展10周年”系列图书,以产品线结合重点品推广精准对接图书馆需求。目前,《大格局》已被中国政法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华北电力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西大学、陆军装甲兵学院等高校图书馆收录馆藏,同时进入首都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
权威发布奠定市场基调,从高端论坛到主流媒体持续关注。2024年4月17日,京津冀协同发展10周年高端论坛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举行。论坛期间,《大格局》一书正式发布。该论坛被中国新闻网等20余家权威媒体同步报道,形成了“中央媒体+地方媒体+行业平台”的传播矩阵。值得一提的是,各媒体关注角度有所不同,有的深度解读书中关于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实践案例,有的聚焦书中产业协同……不同角度的宣传,让该书得到了更多读者的关注。
全渠道营销矩阵构建,线上与线下协同发力。除馆配渠道,针对《大格局》一书,首经贸社还多维发力。一是制作“京津冀协同发展10周年书单”短视频,分类推荐介绍“首都高端智库报告”“京津冀开发区智库丛书”“京津冀城市群创新提升研究”“京津冀产业升级研究”等图书,为《大格局:京津冀协同发展 10 周年记》一书的营销预热。二是电商平台精准运营,在京东、当当等平台开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图书专题营销。三是行业展会高光亮相,在第30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设置“京津冀协同发展10年成果展”专区,通过主题书籍陈列、数据可视化展板、出版社人员现场解读等形式,吸引众多参会代表及30余家出版机构参观交流。
《大格局》一书营销的成功,印证了国家战略类图书营销两大关键:一是政治高度与大众视角的平衡,用数据讲好发展故事,以案例传递战略价值;二是全媒介传播的精准适配,在权威媒体塑造公信力,充分发挥自媒体平台影响力。未来,首经贸社将继续以此类营销经验为基础,深耕国家战略题材,让更多优质内容成为连接政策、学术与大众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