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 方(东方出版社编辑)
在快节奏、强压力的现代社会,育儿焦虑如影随形。在孩子“三观”形塑的关键期,如何给予他们受用一生的精神养分?东方出版社近年来也在这方面进行不懈努力,最新出版的《〈活法〉亲子实践版:培育孩子的美好心灵》,就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尝试和实践创新。该书是以哲学为根基的亲子实践读物,从稻盛和夫经营哲学的本原本真出发,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展开一场关于生命教育的深度对话。笔者围绕策划初衷、内容创新、育儿启示、出版价值等重点,谈谈该书背后的出版逻辑。
追根溯源:让“作为人,何谓正确?”照进孩子的心灵。自2005年《活法》中文版问世以来,稻盛和夫经营哲学中“作为人,何谓正确?”的理念影响了超过650万的中国读者。好的理念需要影响更多的人,尤其是处在“三观”形塑期的孩子们。当回溯至如何正确做人的“敬天爱人”“利他心”等经营理念,在商业领域大放异彩并且引发广泛共鸣时,东方出版社稻盛和夫项目组敏锐意识到,这些回归人之为人的价值观,不仅是商业领域实现基业长青的不二选择,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源代码”。为此,我们策划了这本《〈活法〉亲子实践版:培育孩子的美好心灵》,努力将抽象的哲学原理转化为具象的儿童语言,让稻盛哲学从商业精英的案头走向寻常家庭的书架,这既是出版人的责任,也是对“育人”本质的回归。
匠心创造:用漫画和故事搭建直通孩子心灵的桥梁。再好的理念,也需要有效的传播方式,尤其是对于对“说教”有逆反心理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该书的突破性,在于找到了哲学与童年的“转译器”。全书以27个漫画故事、33张精美插图为载体,将“利他心”“感恩”“全力以赴”等理念,融入孩子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孩子在阅读中看见自己,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正确做人的原则。在开本设计上,考虑到儿童阅读场景的流动性,2025年特别推出“大口袋版”:采用轻便开本、防水书套设计,方便孩子放入书包、随身携带。许多家长反馈:“孩子在通勤路上、等待间隙都会翻开,漫画故事成了他们的‘社交货币’,甚至会和同学讨论书中的‘磁石法则’。”
串线成面:“借共读”构建家长孩子共同成长的纽带。以《活法》为原点,稻盛和夫作品进入体系化开发的快车道,呈现垂直深耕的清晰脉络。从作为成人励志经典的《活法》,到讲述经营哲学的《心法》,再到普及育儿理念的《〈活法〉亲子实践版:培育孩子的美好心灵》,这种“同一IP,多元场景落地”的作品开发策略,不仅拓展了IP的生命周期,更让哲学理念在不同人群中形成“认知闭环”。《活法》与该书彼此形成延伸阅读,构成了“家庭共读生态圈”,以不同形式呈现同样实质性内容的图书,成为连接家长和孩子的精神纽带。
他山之石:以观念更新带动育儿从矫正行为转向滋养心灵。该书通过稻盛哲学中“心性提升优先于技能训练”的理念,引导家长从“矫正行为”转向“滋养心灵”,让育儿回归“育人”本质。稻盛哲学的育儿智慧,恰恰强调 “从本源育人”—— 正如拯救日航的关键在于改变员工的思维方式,养育孩子的核心在于塑造健康的价值观。同时,该书还揭示了一个重要命题:育儿的本质是父母与孩子的共同修行。正如稻盛哲学中“思维方式×热情×能力”的成功方程式,在家庭教育中可转化为“价值观引领×情感共鸣×行动示范”的成长模型。可以说,该书通过亲子共读的模式,为家庭创造了专属的“价值观对话时空”。这种 “双向成长”的育儿理念,呼应了稻盛哲学的核心——“提高心性,拓展经营”。对父母而言,育儿不是单向付出,而是借由孩子的成长契机,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完成自我修行;对孩子而言,童年所接受的精神滋养,将成为未来面对复杂世界的“定海神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