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 馨(天天出版社编辑)
出版行业,尤其是童书出版圈,编辑中女性居多,一些女编辑还有另一个更加鲜活的身份——妈妈。我就是这样一位编辑,也是一位8岁小女孩的妈妈。孩子常常是妈妈责编图书的第一读者,有时候也是策划选题的灵感源泉,伴随着孩子成长,我策划过《幼儿园,我来了》《欢迎来到小学》,也因为关注到研学市场的火热但研学价格高昂,目前正在策划编辑一套“研学GO”的系列图书。
常看教育攻略,发现选题方向
在小红书上,我发现有很多学霸妈妈分享孩子学英语的心得,也有很多关于古诗词文言文的学习攻略,但更多探讨的都是学龄前和小学段的熏陶背诵,我在想:初高中的学生一定也有这样的困惑,毕竟语文考试中古诗文阅读分数占比也不小。
学习文言文,《古文观止》是绕不开的一本书。在中高考文言文备考中,《古文观止》的地位无可替代。这部收录了自先秦至明末222篇经典古文的选本,不仅是中国古代散文的精华荟萃,更是中高考文言文命题的重要“素材库”。《古文观止》的选篇兼顾不同时代、不同文体(史传、散文、游记、论说文等),且语言规范、逻辑清晰。
把人大附中使用的文言文教学方式拿来
市面上《古文观止》的版本不计其数,漫画、教辅、批注……应有尽有,还有很多线上精读课。如果我也做一套《古文观止》的文言文系列图书,该找什么样的作者呢?当然是顶级学校里正在和孩子们一起备考的老师,把他们正在使用的教研方式、教学方法拿过来,用在这套文言文学习材料上。
人大附中无疑是很有说服力的。人大附中是公认的学霸聚集地,老师不仅学历高,而且教研能力、课程开发能力都是首屈一指的。王丹霞老师是古代汉语的博士,也是正在人大附中教高三毕业班的语文老师。我的一位同学向我引荐了王老师,在和王老师一番沟通后,王老师还喊来她在人大附中的同事,教学经验更资深的刘准老师一起编著这套《为孩子解读〈古文观止〉》。我们为这套书定下的目标是:带领学生消解阅读困难,从初步感知到深入品读,最终总结文言文阅读的一般方法,并获得心灵与精神上的提升。其中让读者收获阅读的方法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创作思路。
立足考点难点去选篇,选出独特的视角
我们面临的第一个的问题是选篇问题,如何把经典变薄?《古文观止》体量很大,选得篇目少了,可能家长还需要购买别的版本作补充,选得多了又会搞成一个大部头的套装,对学生造成阅读负担。最终,两位老师筛选出57篇文章。筛选基于以下几个原则:文本的影响力,文本的难度(读者的接受度)以及初高中教材文言选编情况。相对于现代文而言,古文具有浓缩、简明的特点,因此,两位老师在选编时,尽量保证了作品原文的完整度,尤其是初高中教材涉及的篇目,尽量呈现了它的原文。有些文本因为篇幅太长,就节选了作品中最重要的部分进行呈现。同时兼顾时代、文体,比如史传类篇目(如《史记》中的《屈原列传》),能强化对人物传记类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这正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常见体裁;研读论说文(如《过秦论》《师说》),可提升对议论文结构、论证逻辑的分析能力,贴合现代文阅读与写作的迁移要求;积累写景抒情类散文(如《兰亭集序》《滕王阁序》),能加深对古代文化意境的理解,助力古诗文鉴赏题的作答。总之,按时间排列,以文显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