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出版
大英百科纸版停印
3月13日,《大英百科全书》公司宣布将不再印刷出版这一历史最悠久的英语辞典百科全书。《大英百科全书》于1768年首版至今已有244年历史,但印刷版《大英百科全书》自1990年鼎盛以来,销售像过山车一般下滑得令人触目惊心,从高峰时期的12万套售罄、创收6.5亿美元,到2010年仅售出8000套,创收占比不到15%。
互联网时代网上的免费信息,以及1993年微软发布的Encarta百科全书和2001年创立的维基百科等百科类免费专门网站,是导致《大英百科全书》印刷版最终走向绝版的直接原因。印刷版停印后,《大英百科全书》将全面转向数字版,该公司也宣告从参考书提供商向教学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链接:4月6日1版《大英百科纸版停印传递何种信号?》。
抬高电子书定价惹各方反对
4月11日,美国司法部裁定苹果公司及阿歇特、哈珀·柯林斯、西蒙·舒斯特、企鹅和麦克米伦五大出版商共谋为电子书定价,使得电子书定价提高,损害了消费者利益,消费者个人有权追回3倍赔偿。裁定生效后,上述出版商与苹果的代销协议也将作废。美国康涅狄格州代理律师乔治·杰普森据此迅速提出了每本书5美元、总赔偿金额超过1亿美元的方案。阿歇特、哈珀·柯林斯和西蒙·舒斯特答应赔偿,但企鹅和麦克米伦一直拒绝接受,先后递交辩护书。苹果公司也在辩护书中指责美国政府此做法是与垄断为伍,而不是保护竞争。6月7日,巴诺连锁书店公司也向纽约州地方法院表达了反对意见。
链接:4月13日1版《美认定苹果与五出版商共谋电子书定价》,6月15日1版《美司法部电子书定价案裁决遭各方反对》。
霍顿·米夫林·哈考特教育集团申请破产保护
受累于经济低迷和美国中小学教育资金投入持续缩减,曾经在美国学前至高中教育出版市场叱咤风云的霍顿·米夫林·哈考特出版集团(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于今年5月21日正式提出破产保护申请。
2011年霍顿·米夫林·哈考特集团销售额为12.95亿美元,这一数字比集团的前身霍顿·米夫林公司2006年被Riverdeep 公司收购之前,以及2007年集团以40亿美元并购哈考特·布雷斯公司(Harcourt Brace)教育和大众出版资产之前都要小。该集团认为经济不景气和美国中小学教育资金投入持续减少是罪魁祸首。为应对收入跳水,霍顿·米夫林·哈考特公司在2011年9月聘任了新的CEO琳达·K·杰奇,她随后更换了一大批高层管理人员,并在教育业务部门裁掉大约500个职位。
链接:5月25日1版《霍顿·米夫林·哈考特申请破产保护》。
微软巴诺携手组建公司开发数字阅读
4月30日,微软公司宣布向美国巴诺公司注资3亿美元,共同组建一个新的子公司,把巴诺的Nook阅读器业务、数字化资产以及巴诺的大学书店业务,纳入到这个新公司Newco,巴诺将持有Newco公司17.8%的股权。这一战略合作旨在加速向数字阅读转移。Newco将专注于支持开发基于Windows 8系统平台的阅读应用程序。合作意味着微软的全球用户,将能够通过Windows 8系统的Nook应用程序访问Nook电子书店,从而结束巴诺数字化业务从未走出美国的历史。
链接:5月4日1版《微软投资巴诺组建公司主攻数字阅读》。
全球 大出版集团收入排名折射产业走势
根据6月22日法国书业杂志Livres Hebdo与英国The Bookseller杂志最新联合发布,内容与咨询顾问Rüdiger Wischenbart 调查执笔的全球50大出版集团2011年度收入排名报告,前10大出版集团——培生、励德爱思唯尔、汤姆森·路透、威科、阿歇特、Grupo Planeta、麦格希、兰登书屋/贝塔斯曼、霍尔茨布林、学乐,依然占据50%以上收入份额,但其中7家2011年收入都比2010年下滑。这反映了过去几年全球经济的走势:在经历过2008年和2009年的经济危机后,2010年出版商们的财富呈现出集中反弹。而当世界经济再一次下行,出版商们的收入也受到影响。
排名还显示出,科技医药专业出版和教育出版领域,汇聚了出版业的绝大多数收入。前10大出版商2011年总收入的46%(123亿欧元)都来自科技医药和专业出版。在科技医药专业出版和教育出版领域,数字化更加成熟,出版商大体上已经完成了到新商业模式的转换,大众出版则要落后许多。但无论是大众出版、教育出版还是专业出版,2011年印刷产品几乎都在经历销售下滑。
链接:5月11日1版《2011国际出版巨头发展靠“三化”》,6月26日1版《全球50大出版集团排名出炉》。
传媒 新媒
非时政类报刊转制加速期刊资源整合
随着中央制定的转制期限的临近,各省非时政类报刊的转企改制落实方案陆续出台。截至今年上半年,上海、广东、山西等省市已经相继召开了转制工作会议并进行具体部署,转制工作涉及数百家报刊单位。一直难以破冰的期刊资源也随着转制的推进而开启了实质性的整合,《电脑商报》、《电子游戏软件》等报刊相继停刊,《人物》、《天下》、《财经天下》等一批经改版而来的新“创”刊物呈现出十足的活力,以更加适应新市场、新环境的发展态势扑面而来,成为今年期刊市场的一大亮点。
链接:2月10日《中国传媒周报》C1版“天下传媒”,3月9日《中国传媒周报》C4版“刊社动态”。
社会化电商迎来爆发式增长
2012年,社会化电子商务(Social Shopping)成为互联网行业的热门话题。在著名研究机构清科投资披露的数据中,今年,社会化电商是投资界最关心的互联网概念,在最具投资价值的10强企业中,多有社会化电商的影子。人人、开心、新浪微博等一批社交平台纷纷引入电商模式,而淘宝、凡客等电商平台则不断吸收更多的社交元素。以美丽说、蘑菇街为代表的类Pinterest购物分享网站前赴后继登台,再度上演“百团大战”。2012年,社会化购物网站的访问量份相比一年前增长了近10倍,而且用户需求和使用习惯正在逐步养成。
链接:3月23日《中国新媒周报》X1、X2版《社会化电商大爆发》、《“她”时代的购物分享网站》。
《知音》IPO进入初审,上市遭大众“质疑”
3月下旬,证监会披露的《发行监管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报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显示,知音传媒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已进入初审程序,若成行,知音传媒将成为国内首家登陆A股的期刊传媒公司。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知音传媒集团实现营业收入5.6亿元,同比增长37%,净利润1亿元,核心刊物《知音》最高月发行量达600余万份。但是,在上市当口,大众却对《知音》上市表示质疑,广为诟病的“知音体”话题再次浮出水面。屡屡被作家、明星告上法庭,已经留下了品位过低的不利社会影响,如何打好内容这张牌,仍旧是《知音》面临的最大命题。
链接:4月6日《中国传媒周报》C1版《〈知音〉冲刺IPO》。
多家互联网企业涉足手机市场
5月4日,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的“零利润推特供手机”的微博在国内互联网领域引起强烈反响;5月15日,长虹、富士康、中国联通、百度共同打造的千元智能手机发布;5月15日消息,网易主推千元以下智能机,样机已经完成,但具体上市时间未定。至此,在小米科技之后,已有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盛大等多家大牌互联网企业“卖起”手机。业内人士分析,互联网公司做手机是要嵌入自身的服务,扩大营收线,争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无论是互联网公司做手机,还是手机公司做手机,最后都是通过互联网增值服务赚钱,而不是靠卖硬件去赚一次性的钱。
链接:5月22日《中国新媒周报》X1版“本月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