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张新名片吧,我调整到新部门了”,“这个项目完全独立于我们原来的产品线,下半年我们新中心还会带给大家‘惊喜’!”这是记者近日在采访中频频听到的新消息。尽管出版机构的部门设置差不多每年都会根据市场情况或多或少有所调整,但随着文化与科技、文化与资本等的加速融合,去年至今,出版机构的部门设置悄然呈现出四大鲜明趋势。
趋向一: 数字化引领全流程改造,专业化运作初现端倪。
全流程数字化变革,在体量较大,并且具备较为雄厚实力的出版机构中最先得到响应。以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为典型代表。前者将在今年积极推进全媒体出版平台的建设,包括协同编纂系统和多媒体多终端发布系统。有了这个平台,传统出版物的出版流程将得到彻底改造,数字出版不再是对现有出版资料的二次加工,而是从选题策划阶段就介入数字流程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出版全流程数字化。后者计划于今年上线的协同编辑平台同样将推动编辑流程的全面数字化,提升编辑内外效率、加快内容数字化建设进程。
随着出版机构内部数字出版业务的深入探索,以独立部门或公司进行专业化运作成为新势。截至目前,各大出版集团几乎都成立了数字传媒公司或数字出版部门,尽管依旧面临人才、资金、资源及赢利的困惑,但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思路。
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旗下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5月成立的人教云汉数媒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主要开展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教学软件和工具开发、数字平台和终端开发等业务。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安徽电子音像出版社更名为时代新媒体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后,以手机出版、网络出版和应用出版为主攻方向,以“原创、合作、并购”为经营方针,力图抢占新媒体传播的高地。
趋向二:
分社制、出版中心运作更趋市场化。
不管出版机构是在原有的机制上进行改良还是根据市场行情重新定义分社、中心等业务部门的位置,业务部门与职能部门的融合、编辑与营销部门的融合,以及个人发展与出版机构整体发展的融合,正在推动新时期出版工作模式的转变。一方面加大放权力度,一方面做好管理和规范,保证分社对出版机构经营活动的拉动作用,是2013年不少出版单位的工作重点。
中华书局在大众阅读领域响动频频,与三个分社的贡献密不可分。去年,中华书局进一步放权,制定了新的《中华书局实施分社制暂行管理办法》,基础图书分社、大众图书分社、文化遗产分社和中华活页文选杂志社四个分社实行严格意义上的模拟利润中心管理,今年还将推行分社制实体化改革。
同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陆续成立学术出版分社、文化出版分社、综合出版分社、大众出版分社,也是基于“做强做开、加快发展”战略考量而实施的体制创新。现代教育出版社也在重新部署机构设置,设置少儿中心、基础教育中心、三个高等教育分社、重点项目中心、两个国学分社、幼儿研发中心等部门,为促进出版社跨越式的发展奠定基础。(下转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