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晚8时,首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开幕演出“丝路风情——天涯若比邻”在西安人民剧院举行,来自印度、西班牙等国的艺术家与陕西省艺术家同台献艺,以歌舞形式反映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的交流融合。陕西省省委书记赵正永、文化部副部长董伟,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静芝、副省长白阿莹、政协副主席李冬玉与来自约旦、巴林、苏丹等13个阿拉伯国家文化部长代表团嘉宾一起观看了现场演出。
9月12日,由文化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陕西省文化厅承办,甘、青、宁、新、闽、桂等省(区)文化厅协办的首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陕西西安开幕。这是全国第一个有关丝绸之路的国家级艺术节,将每年举办一届。首届艺术节将于9月27日在西安闭幕。
“中国-阿拉伯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同期开幕。“‘中国-阿拉伯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为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暨第三届阿拉伯艺术节这两大文化盛事拉开了序幕。”董伟在首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开幕式现场致辞中表示。旨在展示、交流、研讨、弘扬民族文化精粹,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增强与阿拉伯国家的友谊的“中国-阿拉伯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以阿拉伯国家和我国西北五省区(甘、青、宁、新、闽)以及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福建省精选的国家级和省级非特质遗产项目为主体,并邀请代表性传承人进行现场展示,通过丰富多彩的展演活动,进一步加强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关联国家的文化往来,增加友谊。
据了解,作为全国第一个有关丝绸之路的综合性艺术盛会,首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包括表演、展览、论坛和惠民活动等4方面内容。艺术节邀请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关联国家以及国内部分省区23多个优秀剧(节)目参加展演,带来35场精彩演出,其中国外剧目11部15场、国内及台湾地区剧目12部20场,内容包括音乐、舞蹈、歌剧、戏剧、杂技等。除开幕演出外,《丝路新交响音乐会》、《丝韵长流——异国风情》、《丝海梦寻》、《张骞》等演出,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闭幕演出“丝路彩虹”将于9月27日晚八点在西安人民剧院举行。
同时,《彩绘丝路——中国当代著名美术家作品展》、《中国人眼中的阿拉伯》摄影展、《意大利插画及图片展》等一系列展现丝路沿线国家文化的展览,以及由陕西本地艺术团联合中亚地区表演团体组成的“丝绸之路文艺巡演团”,所带来的10场文化惠民、公益巡演活动等,都突出了“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的文化含量,全方位展示了丝路文化艺术精品。
论坛也是本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同主题的3场论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政府、文化机构、专家学者、艺术家等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全方位、多领域展开了有关丝绸之路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实现了丝绸文化学术研究的交流互动,创新互进。 (下转15版) (上接第13版)
陕西省副省长白阿莹在艺术节开幕式致辞中表示,陕西举办丝路国际艺术节,对于促进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以丝路国际艺术节作为交流之桥,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作出贡献。文化部副部长董伟认为,丝路国际艺术节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文化品牌活动,同期举办的第三届阿拉伯艺术节陕西分会场活动也是中阿友好年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两项活动将促进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
宝鸡非物质文化遗产社火脸谱绘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星,带着数十件自己亲手绘制的马勺脸谱作品,驱车数百公里,花费600元,专程从宝鸡赶到西安现场,进行展示、交流、学习,其独特造型设计的作品,现场展示制作,吸引了不少外国观众的关注。陕西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泥塑艺术家胡新明也带来了自己的泥塑作品并现场演示。他认为这次精品展是一次很好的交流与学习的机会,能够很好地展示自己。“‘酒香也怕巷子深’,此次展览给予中国传统展示、宣传、推介、走出去的机会。”据了解,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受陕西省文化厅邀请来此进行展示、交流,不收取任何场地费用。
陕西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工作目标,陕西省文化厅也在省委省政府等支持下率先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文化先行”的工作思路,明确了项目带动战略,为宣传丝路文化、打造陕西品牌认真谋划。
据陕西省文化厅厅长刘宽忍介绍,为做好文化先行工作,陕西省文化厅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从2013年11月17日,陕西省文化厅组织的“从长安到罗马——丝绸之路民族音乐会”在意大利罗马成功举办,拉开了陕西省“从长安到罗马——丝绸之路系列展演活动”的序幕;到2014年6月,陕西省文化厅组团一行24人赴以色列、约旦、土耳其参加了多项国际艺术节文化交流活动。近一年来,文化厅开展的每项工作包括艺术精品生产、文化交流,以及规划的制定,都紧紧围绕‘丝路文化’,结合陕西地域优势来精心谋划、有序推进。”
这些工作为首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基础。受邀来访的阿拉伯国家文化部部长们也对艺术节的开展给予了高度评价。
约旦文化大臣拉娜·麦卡姆表示,此次艺术节是很好的了解中国文化、遗产的途径。“中国是一个充满色彩的国家,中约双方能够在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上取得更大的成绩,希望约旦能从中国学到各种经验,相信每个约旦人都希望来到中国。”摩洛哥文化部部长表示,丝路是中阿交流的纽带,此次艺术节象征中阿之间关系的改善和交流的深入发展。苏丹文化部部长塔伊卜·哈桑·巴达维认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文化交流活动很重要,苏丹希望与中国发展友谊,加强文化交流合作。索马里文化和高教部部长杜阿莱·阿丹·穆罕默德表示,彼此的文化交流能够深远地影响两国人民的友谊和生活。伊拉克文化部部长认为,阿拉伯国家与世界都需要同中国加强文化、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加强交流。文化是开端、是先行。“艺术文化没有国界,阿拉伯是世界古老文化、艺术的一部分,世界也离不开阿拉伯文化交流,相信双方能够加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首届丝绸之路艺术节得到了阿拉伯文化部长的认可,但刘宽忍也有着自己清醒的认识。“文化是交流的纽带,艺术是无国界的,文化被认可之后才能达到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方面的交流,才能发展经济,实现良性的融合。”刘宽忍在接受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为开展好文化先行,促经济发展的战略,陕西省文化厅制定了详细的“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省委、省政府确定的30个重点文化项目建设;规划建设丝绸之路博览园、丝绸之路国际风情文化体验中心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大唐西市、三桥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园等文化产业园区,把西安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层面的文化示范区,形成对经济带发展的中心辐射和龙头带动作用;沿线中心城市或重要文化资源所在地结合实际、科学策划、合理布局,建设一批集旅游观光、艺术欣赏、娱乐休闲于一体的丝绸之路文化旅游景区。
“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的陕西,将‘丝绸之路经济带新机遇’发展战略与陕西文化强省战略有效对接,以区域丰厚的文化资源为依托,搭建各类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大平台,做大丝路文化品牌,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刘宽忍总结道。
声音
严隽琪(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院长):机遇与挑战总是并存的,丝绸之路沿线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文化,都赋予丝绸之路复杂性,但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机会、影响所在,希望这条路成为经济发展的驱动带,多元文化的交汇带,促进地区和平兴盛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纽带。
方李莉(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丝绸之路的交流,让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样世界的优良文化也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证明,世界文化多样性极其重要,唯有多样性才能有所交流,但在交流的同时也需要保持自身的特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