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晚,伴随着具有惊艳场景、惊险历程的《丝路彩虹》演出的进行,为期16天的首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落下帷幕(链接:本报9月23日第2077期第13版《首届国际丝绸之路艺术节:文化推手促丝路国家合作交流》)。在此次艺术节上,来自意大利、法国、土耳其、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13个国家和地区,以及甘肃、宁夏、福建、广西等7省(区)的23部优秀剧目奉献了40场演出,共有近3000名优秀艺术家参与展演。
陕西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景俊海对此次艺术节给予肯定,并指出:“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的建设成效正在显现,明年我们将举办第二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后年我们将举办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
加强交流合作
俄罗斯远东国立歌舞剧团、韩国釜山国立国乐院、立陶宛弦乐四重奏乐团等国外名团纷至沓来,以精湛的演出让民众感受异域风情;东方歌舞团《丝路风情》、甘肃《丝路花雨》、福建《丝海寻梦》、广西《碧海丝路》等歌舞剧紧扣丝绸之路主题,充分展现了陆上和海上丝路精神。此外4场丝路文化长安论坛和“中国-阿拉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等6场展览,也为丝路沿线国家、地区的文化深入交流提供了平台。
景俊海指出,本届艺术节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加深了丝路沿线国家和省份的文化交往,为区域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增强了“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认同,对传播丝路文化、促进民心相通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陕西迅速推进相关产业发展。陕西省文化厅厅长刘宽忍谈到,无论是路上丝绸之路沿线还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陕西省都将与沿线相关地区和省份合作,在国内形成关于丝绸之路产业带发展的拳头产品,实现统一规划、协调发展。
文化惠民促进民心相通
艺术节期间,在实行低票价的同时赠送惠民票让群众免费观看,赢得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基层观众的称赞。其中,多国艺术家组成惠民演出队,深入基层社区、厂矿、学校进行了10场惠民巡演,惠及观众15万余人。艺术家通过与一线观众交流沟通,诠释丝路文化,增进友谊。
据悉,艺术节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办节,企业支持,市场运作”的原则,积极探索、扎实实践,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为扶持创作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文化艺术精品搭建了平台,为深化丝路文化研究、挖掘丝路文化丰富内涵提供了动力,推动区域文化快速发展,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