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郑 杨
财经类
人工智能正在以不可阻挡的态势席卷全球。无论是iPhone的神经网络引擎,还是无人驾驶、深度学习技术,毫无疑问,人工智能正在改写各个行业的传统形态。如同此前个人电脑、互联网、大数据的风行一般,技术创新又一次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在《AI极简经济学》(湖南科技出版社2018年12月版)一书中,3位深耕人工智能和决策领域的经济学家给出了清晰的答案。他们以坚实的经济学理论剖析动态,把握本质,将人工智能领域变化多端的表象总结为不断提高的机器预测能力。无论你是需要做出决策的企业家,还是尚且在规划职业生涯的普通人,或是面对剧烈社会变动的思考者,都能从这本书中获得重要启发。
《秩序:不法之徒为何比我们想象的更有秩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12月版)是一本揭示“恶棍”组织中隐藏的有意思的经济学知识的书。暴徒、劫掠者、海盗、黑手党,这些臭名昭著的不法之徒看似张牙舞爪,实则比我们想象的更有秩序。他们固然可以为了利益铤而走险,但同时又非常理性:秩序井然,赏罚分明,民主管理,力避冲突。作者细致描绘了大量妙趣横生的史实,用经济学中的理性选择理论深入剖析了边缘群体的组织形式,解释了为什么在人们认为自治机制最不可能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却出现了自治机制,揭示了自治机制为什么能够在特定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彼得 T.李森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已出版中文作品《海盗经济学》,颇受读者好评。
王伟是工科出身的自由撰稿人、时评人,善以历史、地缘和经济等多个视角,对国内外战略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曾出版有系列畅销书《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目前累积销量突破50万册。他的新著《权力密码——当历史遇见经济学》(中国致公出版社2018年11月版)一书是一本从经济学角度解析历史事件的全新历史作品。从大禹治水到刘邦建汉,权力的演变、制度的变革,做事之道、用人之法,一切尽在“权利密码”中。读者在书中可以看到古人如何运筹帷幄、纵横捭阖,也可以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破解政治智慧、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看懂复杂的社会变革、经济演变,从而为未来人生道路的选择提供有益的参考。
《战争与工业: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演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年12月版)一书通过详实的史料以及丰富的实例,全面展示了抗日战争爆发前,装备工业的动员和备战,战争期间的顽强与坚韧以及对后来中国工业发展的影响。是一部中国经济史学界近年少有的描述分析战争与中国工业发展关系的著作,颇具特色,值得一读。
从1949~2049,新中国将走完第一个百年。中国的未来将取决于未来30年,取决于我们每一个人。我们都站在一个至关重要的历史节点上,一系列重大变化将挑战我们的认知,未来我们将何去何从?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何帆大量走访中国的各个城市、村镇,通过和工人、农民、学生、企业家、学者,用田野调查的方法,真实记录中国每一年出现的新变量,准备为中国每一年的变化撰写一部“未来史”。何帆的新著《变量:看见中国社会小趋势》(中信出版社2019年1月版)是这一系列宏篇巨制的开端。在书中你可以读到新的世界格局形成的背后原因,也可以欣喜地看到新的商业模式在不同场景上演着好戏,新的生活方式为社会消除戾气和偏见,新的教育理念正在大山深处开花结果。这本书为我们呈现了上一年的全画幅图景,也带我们全方位观察那些微弱却充满力量的新事物、新框架、新方法、新理念、新业态、新生活方式。未来虽然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但《变量》这本书将帮助我们建立历史感,让我们换一种角度思考这个世界。
路江涌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组织与战略管理系主任。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计划,获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他的《图解企业成长经典》(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年1月版)一书从现代企业成长思想的启蒙开始,梳理各个管理学派的诞生、发展、演变,帮助读者搭建人类科学创新思想的知识体系。该书包含对10本经典企业成长理论图书的解读,与当代管理实践遥相映照,让你迅速汲取百年管理智慧,把握现代管理的根本问题,加速你的认知升级。
《领导者习惯:卓越管理的22个必备技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9年1月版)是美国著名组织心理学博士马丁·拉尼克的代表作品。他认为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不良习惯让我们看起来不思进取、萎靡不振,如暴食或吸烟;而良好的习惯则给人积极健康的印象,如系安全带和吃早餐。好的习惯越多,我们的状态越好,也越容易被信任,成功的几率自然越高。生活如此,工作亦然。在书中,马丁根据全球知名领导者的亲身经历,总结出22条领导者必备习惯,设计成易于掌握的管理者成功公式,再配合“5分钟行为练习”系列教程,让读者阅读之后获得收益,成为强有力的领导者。
霍世杰是自媒体“万能的大叔”创始人,曾是多个“刷屏”营销事件的策划者和参与者。他撰写了1000篇原创文章对热点营销事件进行解读和分析,文章被众多媒体转载。他开设课程《刷屏的18条方法论》,为上万名公关、市场、营销、品牌、新媒体从业人员赋能。他在新著《刷屏:可被复制的、制造刷屏级传播事件的方法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年1月版)中指出,人们几乎每天都被各种信息刷屏,大家还只把刷屏的实现归结于众多用户自发并主动传播某一事物的结果。其实,刷屏不只是撬动免费并且巨大的社交流量的主要手段,更是品牌赢得用户口碑和认同的方式。作者深入研究刷屏行为后,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刷屏方法论。作者还与市场上被疯传的10个刷屏案例背后的操盘手进行了一对一的对话,揭示出这些刷屏案例背后的秘诀。书中很多案例背后的故事和运营方法都是首次对外披露,看完这本书,你也许能学会刷屏这门“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