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书品种减少,纸价、图书定价上涨等因素,使馆配市场面临总量上涨、折扣下降的窘境和挑战。
2020年,出版社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图书馆的多元需求,出版社的服务将不断革新。比如电子工业出版社将大力推进纸电一体化营销工作;科学出版社与中华书局继续开拓新的馆配领域,在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上发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将开拓细分市场,加大公共馆和中小学图书馆市场的营销力度,为出版社不同类型的产品匹配合适的终端;化工出版社将继续围绕“精细化服务”和“精准营销”开展馆配服务;清华大学出版社面对图书馆纸电一体的呼吁,将建设多元化的数字资源平台作为重点发展领域。
总体而言,面对当下馆配会密度过大,低复本馆明显增多,采购复本下降趋势明显,数字资源市场扩大等状况,出版社正在寻求新的破局之路。
电子工业社:大力推动纸电同步
■贺 涛(电子工业出版社直销部主任)
2019年,电子工业出版社在巩固、提升纸质书馆配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纸电一体化营销工作,推进纸电同步、纸电同售工作、创新知识服务模式,推出了悦系列(悦读、悦学、悦知、悦智)等知识服务品牌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实现从内容提供商到知识服务商的转型。
虽然如此,低价竞标现象仍然存在,构建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环境,需要整体馆配产业链上、中、下游共同携手、群策群力。出版社和馆配商是图书馆馆配系统的主要力量,图书馆有需求,出版社有资源、有产品,馆配商有平台渠道,三方的有效联动将进一步提高馆藏质量,有效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能力。
回望2019,馆配会密度过大、低复本馆明显增多,采购复本下降趋势明显,图书定价逐年攀升,数字资源市场方面,出版社尚需发力。
面对市场的新变化、新趋势,进一步提升营销服务水平,我社将加强对馆配市场的分析与把握:一是注重与全国馆配商和图书馆建立良好的信息交互通路、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二是进一步做好产品营销服务,加强图书信息传递的及时性、有效性;三是深度挖掘重点客户销售潜力,努力将营销服务开展到终端;四是电子书市场显型,数字资源方面出版社要持续加大营销力度。
2020年,我社将大力推进纸电同步、纸电同售、纸电一体化营销工作,原因有三:一是2017年教育部发展规划司颁发文件,正式把电子资源纳入教育部的官方统计体系,为馆配行业数字产品销售带来新机遇;二是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数字资源建设与纸质资源文献资源建设一同,已经成为图书馆业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从整体发展趋势来讲,纸质书和电子书对图书馆馆藏都很重要,图书馆用于采购电子资源的经费占图书馆总采购经费的比例会越来越大,但这不意味着纸质书会迅速消亡,馆配服务也不意味着只针对纸质书进行营销服务,还应针对电子书、数据库等等数字化资源的营销服务。
科学社:公共馆将成为重要增长点
■杨依扬(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销售中心图书馆配营销部经理)
2019年,科学出版社的馆配销售持续稳定增长,馆配销售码洋再创新高,进一步提升科学版图书的馆配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
2019年我社出版新书近3600种,其中学术专著和基础理论图书超过75%,高等院校国家级规划教材和精品专业教材约占15%。当年我社最受馆关注的产品,单本书有《Science125个前沿问题解读》(上下册)、《西氏内科学精要》(上下卷,原书第9版)、《10000个科学难题·交通运输科学卷》、《基于Python的Web大数据爬取实战指南》、《动物细胞培养——基本技术和特殊应用指南》(原书第7版)等。系列书有《马藏·第一部》(1~5卷)、《中国出土青铜器全集》(共13卷20册) 、《吴文俊全集》(13册)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系列专著(16册) 、《中国工程科技2035发展战略丛书》(13册)等等。
2019年,我社的馆配发展遇到一些困难,在馆配销售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图书馆经费变动、招标时间晚、招标折扣低、经销商屏蔽信息、漏报少报订单等各种情况。
基于此,我社主动控制新书品种规模,优化出版结构,提高图书质量。新品减少,必须主动求变,积极创新,推进社馆按需定制模式;提高产品信息覆盖度,加强终端订单跟踪,加强核心经销商的合作,提升馆配营销专业化能力和馆配营销效率;通过提高新书单品馆配销售册数,实现馆配发货增长。
虽然如此,图书馆的实际购买力还是持续下降,就算一些图书馆中文纸质资源采购经费保持平稳,但因纸价上涨、图书定价高等因素,以及出版社新书品种的调控,图书馆在采购方面依然谨小慎微。
但出版社新书品种的调控并非坏事,换一种角度,这种调控有助于提高出版质量,有助于提升馆藏质量。
未来,纸电同步是图书馆转型的重要方向,有助于图书馆完善馆藏资源体系,实现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整合,解决“藏”和“用”的问题。
我同样期待2020纸质馆配销售继续平稳增长,巩固科学版图书在高校馆的地位和占有率,进一步深化高校图书馆的社馆按需定制模式,加强公共馆的馆配营销力度,将公共馆的馆配销售作为重要增长点。加快馆配营销转型,推进基于馆藏资源的纸电同步,实现电子书的馆配销售。
清华大学社:重点发展多元化数字资源平台
■吴 瑾(清华大学出版社发行部馆配项目经理)
近年来,清华大学社在数字教育、数字阅读、数字学术、知识服务及多形态多媒体出版物开发和应用推广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推出了“文泉学堂”“书问阅读”“中小学个性化学习平台”“数字博物馆”等互联网产品。
其中,“文泉学堂知识库”是我社2019年正式推出的数字资源产品,服务于高等教育的专业知识库,这是我社以音像电子与数字出版分社为纽带,带动全社编辑进行全媒体选题产品开发和出版、发行业务的数字化转型。
“文泉学堂知识库”以清华大学社近10年出版的电子书为基础,引入优秀大学出版社的专业电子书资源,聚合多媒体附件和特色课程内容资源,突出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学科领域知识。该知识库方便师生快速、精准查找专业知识内容,是一款可以高效率阅读、学习和辅助教学的知识产品。而这也是我社建设多元化数字资源平台的一次重大尝试。
多年来,我社在全国各办事处建立了馆配工作人员的队伍,受到图书馆的信任和支持。近年,馆配市场遇到两大问题:一是图书馆经费的持平和缩减。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体系更加科学、规范。二是近几年出版社出版品种持续下降。这对讲求规模效应的出版社的馆配业务带来了一定冲击,但我认为这并不是坏事也谈不上困难,这意味着出版社对图书出版的品质更加的精益求精。
一直以来,我社的出版结构是紧密结合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一批专业图书更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此,我社更加注重做好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使每一本书都能够进入到与学科匹配的图书馆中,为读者所用,发挥更大的价值。
2020年,馆配信息服务工作依然是我社的工作重点,同时,电子书及相关数字资源的推广使用也是我们将进一步探索的新领域,希望图书馆给予关注,也给予更多的宝贵建议。
人民大学社:积极推动出版转型升级
■王 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馆配业务组负责人)
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秉承高质量发展方针,积极推动出版转型升级,出版了一大批学术精品力作和大众图书。
高质量的内容也要有高质量的运营和服务。围绕馆配市场和图书馆终端,人大社馆配工作深入市场一线,细化终端需求,提升服务能力,使图书馆成为我社学术著作和大众图书销售的一个重要终端。
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图书出版的重镇,人大社这一年来出版物精品纷呈。我社在馆配市场受欢迎的产品既有“走近马克思”小丛书、《对话中国》、“中国党史人物传”、“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等党政类读物,也有《梁启超全集》《李景汉文集》、“戴逸文集”“海外中国研究文库”等高质量的学术著作,以及面向一般读者的《人文之蕴——北京城的空间记忆》《全球竞争力培育》《5G时代》《秘密图书馆:一部另类文明史》等大众图书也深受图书馆喜爱。
近几年馆配市场不断变革,出版社深化供给侧改革,减品增效持续深入;图书馆细分市场结构变化,公共馆占比逐年增加;读者的阅读偏好和阅读习惯也不断变化。随着大众图书尤其是文学类图书采购的逐年上升,对我社以经济管理类图书见长和高校馆占比较大的馆配结构带来一定的压力。
面对种种变化,我社一是抓住市场机会,紧跟时代热点,积极推动主题出版类图书。主题出版一直是我社的亮点和特色,抓住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热点,对我社相关图书进行专题推荐和集中展示,提高这类图书的馆配市场占有率。二是探索市场规律,不同类型的馆配会采购量的背后,反映的是不同目标群体和市场运作特点,需要区别对待。全国性馆配会对图书的出版时效性要求较高,做好大型馆配会的促销工作,凝聚营销力量,集中展示我社新书品种和出版社形象非常重要。在区域性馆配会图书馆会组织学校师生进行针对性选购,更注重专业性和权威性,因此,发挥区域馆配商的优势和特色,做好库存品种的查漏补缺工作至关重要。
2020年,我社将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进行协同营销,以图书馆为中心,由馆配营销人员牵头,协调分社编辑、区域经理、馆配商等社内外营销资源,形成合力,对市场变化和终端需求做出快速响应。二是开拓细分市场,加大公共馆和中小学图书馆市场的营销力度,为出版社不同类型的产品匹配合适的终端,力争使公共馆和院校馆在我社馆配市场中相辅相成。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图书信息数据库和客户资料信息库的更新升级,以更规范的方式对数据进行管理和使用,使数据工作更加标准、迅捷,以信息化提升馆配工作的效率。
化工社:围绕馆配工作实施服务转型
■周 寒(化学工业出版社推广部副主任)
2019年化工社馆配工作的关键词是“服务转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在业务主体上,由过去单一的纸质书推广,逐渐转型为“纸电同步”推广;二在营销方式上,由过去 “广发英雄帖”(勤发书目、多多益善)的模式,逐渐转型为精准营销、寻找“蓝海”的特色化服务模式。
第一点中提到的“纸电同步”有两层含义。首先是“纸电同步”推广, 2019年我社馆配服务部携手数字出版中心,在江苏、河南、陕西、山西等多地开展了近10场“纸电联动”推广活动,为图书馆介绍行业信息和相关政策;其次是“纸电同步”出版,具体是指在纸书出版后1周内,电子书即可上线销售。
近年来,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向着更加专业化和特色化的方向发展。比如不少高校图书馆更加重视学科服务工作的专业化,设置了“学科馆员”的岗位;不少图书馆更加重视文献资源建设的特色化,建立了“特色图书馆”。这要求出版社的馆配服务工作也要更加精细化和精准化。因此,化工社馆配服务工作已经从“泛化服务”向“精细化服务”和“精准营销”转变。
在特色化服务方面,化工社打通供、需的任督二脉,尽量准确地将出版社所出版的专业,与高校所设置的专业相匹配,做到精准营销。针对公共馆、少儿馆,化工社开展了文史和少儿类图书的特色营销活动。
此外,不少图书馆纸质图书采购经费和采购复本持续下降,近年来,化工社在做好传统优势专业图书的基础上,以促精品、出精品为宗旨,适当控制新书出版品种,这给馆配工作带来了严峻考验。面对挑战,化工社从产品纵深和品种宽度两个维度同时入手,一方面加大重点书的推广力度,提高单品种图书销量;另一方面,梳理次新书(近3年内出版)中的重点图书和获奖图书,增加馆配适销图书品种。
实际上,我社除了在化学、化工、材料等近化工出版领域具有明显品牌优势外,还在机械、建筑、科普等出版领域位居市场前列。如上世纪60年代出版的新中国第一部机械设计类工具书《机械设计手册》,截至2016年已更新至第6版。2019年,科普类图书《斯瓦尔巴密码》荣获“2018中国好书”称号,提名第14届文津图书奖。我社在历史类也另辟蹊径,如《诺曼人简史》《大西洋的故事》和《拜占庭一千年》等书,以超高的颜值、精准的定位和生动的内容打动读者。
2020年,化工社馆配工作将继续围绕上述的“精细化服务”和“精准营销”开展,整合社内资源,一方面精选适合馆配市场的图书,一方面为馆配市场量身打造一些图书。同时,化工社会携手馆配商,打通从信息传递到采购、从采购到配送的各个环节,给高校图书馆提供更符合其专业设置和科研方向的信息、图书和服务;给公共图书馆提供更符合其文化特色和产业特点的信息、图书和服务。
中华书局:调整馆配方向拓展新领域
■李 晨(中华书局营销中心发行一部副主任)
近两年,全国馆配市场呈现下滑态势,主要集中在文学、科技、经济等大类。这与出版社新书品种减少有直接关系,虽然图书平均单价有所增长,但是销售码洋随着数量减少在下滑。
众所周知,中华书局主要出版古籍学术类专业图书,多为公共图书馆采购。一直以来,我社的馆藏销售非常稳定,排名与采销码洋浮动不大。但2019年,我们也同样遇到了新书品种下降的窘境。
为此,我社在经典普及上下足功夫,出版了一批如“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等精品高质量图书。这些书把普通读者较难接受的繁体竖排版本,不仅转化为适合当下的简体横排本,更加入了丰富翔实的注释与译文。2019年,我社的“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系列图书又增加了新成员,如《四书五经》《管子》《文选》《声律启蒙》等。正是因为我社在经典普及图书的出版工作上加大力度,让我们赢得了一些中小学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的关注和青睐,也是因为他们的支持,稳定了我社在2019年度馆藏市场上的销量占比。
另外,我社推出的大码洋图书也受到关注和欢迎。2019年,我社推出18种定价在千元以上的图书、7种定价在万元以上的图书。这些大码洋图书也是助力我社2019年馆藏市场稳定的力量之一。
当然,2019年一些出版社也面临了一系列的挑战,如磨铁、新经典等民营企业策划的产品深受图书馆的关注和喜爱。馆藏市场的布局在慢慢发生改变,如在古籍类,我社优势明显,编辑实力相较雄厚,暂时无法被撼动。但是在大众普及类和经典普及文本图书方面,我们已经有危机感,原先主力出版经济类、社科类、辞书类等类别的出版社和出版商,因为文学、科技、经济等类别的馆配下滑,已将目光转投经典普及这一板块,压力俨然形成。
2020年,压力也是动力,我们会更加重视与图书馆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继续开拓新的馆配领域,以适应馆配市场精细化运营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