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学者或作家,抑或出版产业链上游的编辑或出版人,文化阅读产业链条上的书店人、图书馆人,乃至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或职业阅读推广人,作为全民阅读推广的重要力量,他们怎么看阅读这件事,阅读生活又是怎样的?
本报继《2019名家阅读生活报告》(链接:内容详见2019年12月20日2585期9版)发布后,再度发布《庚子新春阅读推广人话阅读与生活》(链接:内容详见2020年1月21日2593、2594期合刊21~23版,本期5~8版《名家话阅读与生活》《阅读推广人话阅读与生活》《出版人话阅读与生活》)。
本报就读书这件事提出以下问题:你认为阅读意味着什么,哪本书对你的人生产生重大影响甚至改变命运,哪些书在过去的一年让人印象深刻,哪场阅读推广活动打动人心,对碎片化阅读怎么看,有没有私藏的读书方法分享?
多位知名作家如雪漠、冯唐,学者高兴、刘大先,青年作家鲁敏、戴潍娜、陈禹安、侯磊,网络文学作家希行,阅读推广人启航、程玉合、栗伟、李庚坦诚作答,分享读书感言。
报告显示,读书与人的精神发育息息相关,和书成为朋友,书里的养分能给人以更好的精神成长。无论是作家还是学者,又或阅读推广人,这些终身阅读者早已将读书尤其是经典阅读这件事内化到生活中,很多人一年的阅读量超过百本。
学者高兴将2019年视为他的阅读年,所读大多数是文学作品。阅读推广人李庚2019年读了117本书,其主持的“读书行路”公益课题开展了47期活动,他将读书比作心与心的共振。毛毛虫读书会主持人、语文教师程玉合认为,读书是最好的学习,阅读能帮孩子解决在现实世界里遇到的大多数问题。
这些阅读推广人的职业选择与个人阅读经历也息息相关。他们不仅分享因阅读而丰富的人生,亦认为只要打开内心,结合人生经验边思考边阅读,就能够收获阅读带来的喜悦与快乐。“读书,会帮人读世界,读人生”。
对于读书方法,受访的阅读推广人认为,首先是重视读书,然后才能谈方法。启航谈到,在推广中,会根据不同受众采取不同方法。对读书少的人来说,开卷有益,要先让他们养成读书习惯,变成一个爱读书的人。之后,就可以引导他们进入深度阅读,成为专业阅读者。至于阅读之法,既有发起和参与读书会,发现同道好友,与书友互动、分享书评,提升读书兴味;又有通过帮助家长成长,从而促进孩子们实现更好的成长。
对于当下人们普遍面临的碎片化阅读现象,阅读推广人对此意见不一。有的认为便利,恰可以充分整合碎片时间,切实提升思维和知识体系,与纸书阅读并行;也有的认为碎片化阅读更多的是人们了解信息的一种途径,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凭借经典、权威、系统全面等特点,高品质图书依然不可或缺,意义非凡。他们均认为,即便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读书也是一件越来越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