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今年的全国两会意义重大,也备受关注。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议案、提案陆续出炉。本报第一时间聚焦文化、出版、教育等领域的代表、委员对行业的关切,引领话题、激活思考、激发行动。除专题报道,本报今年特别策划“谈谈履职这五年”栏目,请两会代表、委员总结梳理五年来的履职尽责经历。会前还开通“我为两会捎句话”栏目,欢迎读者踊跃建言。
本期聚焦行业“老大难”问题——盗版,特别是网络电商平台盗版问题。正如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表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图书作为特殊文化产品,在传播知识、启迪智慧、传承文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在出版业发展过程中,盗版书就一直如影随形顽固地存在,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图书销售的重要渠道——电商平台,渐成盗版书销售的新土壤,长期以来严重地伤害着著作权人和出版单位的权利,破坏着出版行业的正常发展,损害着消费者的利益。如果不严厉打击盗版书产业链,将会给成长中的年轻一代的世界观、价值观带来不良的影响。多位代表、委员直析问题并给出了中肯的建议。(内容详见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