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聂慧超
第24届北京冬奥会完美诠释了一场独有的“中国式浪漫”,传统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拉动着精品赛事的培育。没有文化积淀作为支撑的体育赛事,很容易沦为“一锤子买卖”,很难有持续的生命力。挖掘文化内涵,注入文旅元素,让精品体育赛事走得更远,成为必须答好的一道新课题。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科学出版社)副总经理闫向东表示,“近两年,随着政策的支持、科技的发展,文旅IP呈现出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冬奥文旅IP体系中,出版应作为产业链条上IP 潜在价值的‘孵化器’,在 IP 衍生、发展、运营中起到催化、培植和传播其价值的作用,图书出版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类型。”
据了解,2020年以来全国众多机构发挥自身优势出版相关图书,贡献出一份份各具特色的“冬奥书单”,涉及体育、文学、少儿、科技等多种类型。
近日,由北京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指导,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北京国际城市文化交流基金会联合科学出版社、法国EDP Sciences共同研究、编撰、翻译、出版的《北京的长城》中文版英文版法文版,融入了建筑艺术、历史文化、自然生态、文物保护以及冬奥遗产等内容,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在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相互融合的一个开创性成果,成为北京冬奥文化盛宴的一大亮点,一经出版就被列入冬奥会外宣赠阅书目。
“《北京的长城》体现了古老希腊文明的奥林匹克精神与5000年灿烂不熄的中华文明之间连绵不断的渊源。”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感叹。对此,法国EDP Sciences总经理恒理也深有体会,她表示,巴黎将于2024年举办夏季奥运会,他们也将跟随北京的脚步,在奥运会期间让巴黎的文化遗产如埃菲尔铁塔和卢浮宫大放异彩。
不同经历与文化的隔阂是中外合作出版的最大壁垒,“跨国”图书要想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中外双方需要经历重重磨合。“除了编辑部外,出版社的校对、质检、生产等部门均为该书开通绿色通道。大家与主创团队一起,从定稿到出书前后经历了8个校次的编审,为图书的高质量按时出版保驾护航。为满足不同文化背景读者的阅读习惯,还与法国EDP Sciences团队多次以视频会议的形式,从选题的内容、客户的定位、编校时间节点的控制、后期的印刷要求等问题进行沟通探讨,积极调整了书稿中的相关内容。”科学出版社博物馆分社社长张亚娜详细介绍了该书的编纂过程。
为了打造更多类似的精品读物,探索科普传播更多可能,闫向东表示,未来科学出版社希望开拓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吸引更多专家、学者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骨干;二是创新国际话语表达体系,把握在全球语境下的“中国话语、国际表达”;三是构建多元立体的传播格局,提升对外传播能力,比如构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互借力、中国媒体和外国媒体合作传播的多元立体传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