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焦翊 采访/整理
当下,实体书店遭遇经营危机和压力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书店人意识到,书店门店不再只是简单的销售卖场,而是要向综合文化服务提供商转型。也由此,实体书店在经历了从图书销售卖场向多元卖场的转型1.0之后,迎来了向文化服务商的转型2.0。历经时代和技术的进步,阅读从甲骨到竹简,从羊皮到纸张,介质在变,但人们对阅读的需求、文化的需求长存。书店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商业场所,其满足人们需求的核心并非只是图书,而是承载在书本之上的文化,这也是书业与其他商业截然不同之处。
2024年,面对不确定的发展形势,一方面,既需要实体书店管理者们高屋建瓴,创新发展,拓展经营边界,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作为特殊的文化企业,实体书店也需要保持初心,既需要做好图书发行工作,也需要创新图书发行方法,更好地完成文化阵地建设的历史使命。市级新华书店负责人既是一线门店的管理者、决策者,也是基层经营的参与者、执行者,如何才能做出更好的成绩?书店未来的发力方向何在?该如何想?怎么做?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聚焦新年规划,对全国9家市级新华书店相关负责人进行了采访,共同探讨发行新变化。
注重技术赋能 推动文化空间建设
■马永聚(河北石家庄市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当前图书行业融合发展已成大势所趋,我们需保持坚定信念,关注长远发展。一是激发书店与出版社融合新潜能,构建全民阅读新生态。二是以创新为动力,不断优化读者体验,满足读者多样化需求。三是加强书店与出版社间的合作,实现资源整合,提高竞争力。四是关注新技术的应用,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
2024年,石家庄新华书店将在五个方面重点发力。
一是深化“线上书城+线下门店”的数字化运营体系。新的一年,石家庄市新华书店将持续致力于实体书店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完善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体系。依托“新华优选网上商城”的优势,开展“当日达”“品种全”“优惠多”等特色服务,将“新华优选”打造成读者网购图书的首选平台。同时,借力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开展网店业务,抓住直播带货的契机,拓展线上经营范围,实现书店与电商的深度融合。
二是借助企业微信,构建会员管理体系,提升线上销售业绩。深入挖掘会员价值,打造精准营销策略,实现客户的细分与分层管理。借助门店线下流量优势,不断扩大会员规模,实施差异化营销,提升会员的体验感和忠诚度。
三是借助品牌活动,推动构建人文公共空间,以读者需求为核心,拓宽业内外合作范围,为不同读者策划多种品牌文化活动,如“全民阅读·周末读书分享会”“领读·荐书·全民阅读”系列活动、“阅见”读书会、“课后服务角”以及“声动石家庄——第五届青少年朗读大赛”等,并按照规划分期实施。此外,还要整合媒体资源,扩大活动的宣传推广力度。
四是探索线上线下创新融合,丰富活动形式与内容,持续提高活动的覆盖范围、参与度以及转化效果。
五是通过“图书+文创产品”“图书+文化活动”“图书+休闲娱乐”等经营模式,提高读者黏性,将实体书店打造成多元文化消费娱乐空间。
创新运营模式 拥抱新技术新媒介
■李海峰(湖南长沙市新华书店总经理)
长沙市新华书店虽然闯出了一条实体书店发展的新路,但也依然面临如何降低经营成本、如何增强读者黏性、如何利用新技术新媒体赋能等问题和挑战。2024年,长沙市新华书店将在三方面重点发力,实现经营新突破。
一是积极争取政府扶持。实体书店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首要承担的是知识文化传播职能,培植实体书店不能单一依靠市场化手段。实践证明,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至关重要。长沙市新华书店将增强与各级政府部门的沟通交流,争取从税收优惠、政府采购、场地租金补贴、文化活动资金支持等方面获得更多扶持,将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党建、团建和工会活动等,引导至实体书店开展。
二是创新书店运营模式。实体书店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必须转变思想、创新模式、准确定位,寻求一条不同于网络书店的发展路径,将“售书中心”向“文化中心”“交流中心”等有生命、有灵魂、有特质、有内容、有深度的知识空间转型,增强读者的文化体验感、互动感和获得感,以服务取胜、内容为王,形成实体书店的核心竞争优势。
三是拥抱新技术新媒介。数智时代的到来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实体书店应将线上线下优势融会贯通,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入分析用户的消费习惯和消费需求,为店面布局和产业选择以及客户定位提供精准策略,并将实体书店的消费服务进行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搭建书店场景,让读者不仅可以感受到阅读氛围与文化环境,还可以体验线上选书、购书带来的便利与快捷,拥有智慧化互动服务体验。
打造新型文化阅读空间 持续推动网点建设
■邹士洪(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华书店发行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立足于解决好“给读者一个喜欢来书店的理由”这一根本性问题,首先,新华书店的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大数据资源在图书销售管理和优化营销策略等方面的精准研判功能,可以更进一步了解掌握市场行情及读者购买需求。其次,坚持多元化经营和融合发展。不断吸收引进与文化相关的新型业态,增加出售与图书相关的文化产品,并举办艺术品展览展示、论坛、文化沙龙等活动。再次,积极开展并深度融入社团集群文化活动,将书店打造成为文化社团的集散地、聚集地;通过定期开办读书会、主题讲座和分享交流会等,使书店成为大众文化活动场所,吸引广大阅读、艺术爱好者,树立新时代新华书店的品牌新形象。
2024年,乌鲁木齐市新华书店将从三方发力,一是推动落实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文化润疆工程在新华书店的实施路径,推进旗舰店南门分店卖场升级改造项目,实现精准化、个性化、多元化和沉浸式阅读服务功能,打造集图书销售、休闲娱乐、创意空间、主题阅读等于一体的多功能新型文化阅读空间,推进多元业态深度融合。二是健全人才储备机制。制订人力资源和教育培训规划,落实推进人才选拔、培养和引进工作计划,规范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化水平,开展全员规范化标准化业务培训,储备更多更好的管理及专业技术人才。三是竭力推进网点建设。结合企业实际,制订网点建设发展规划,探索尝试场地租赁、销售分成、联营合作、寄销信托、加盟连锁等形式多样的商业运营模式,实现网点建设工作取得新突破。
向综合文化服务提供商转型
■耿占武(河南洛阳市新华书店总经理)
当下,新华书店须从传统纸质图书经营商向综合文化服务提供商转型,才能适应书业的发展趋势,闯出一条发展新路。
2024年,洛阳市新华书店将围绕“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主力军”“出版业融合发展的先行者”“公共文化和公共教育内容运营商”的发展定位,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深入实施“十四五”时期“十大工程”重点项目和书香洛阳建设工作任务为重点,坚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激励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担当作为,不断开创现代化发行企业工作新局面。
增强社交属性 不断丰富“书店+”模式
■王利刚(陕西汉中市新华书店总经理)
在线上线下交融的今天,信息时代变革已深,固守线下不足以存续,全面转型线上虽不等于进入安全区,但无论从销售还是传播角度,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将是实体书店不得不做的抉择。
实体书店发展虽存在困境,但其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需要进一步发掘探索。
作为书店从业者,我们应该更加专注于文化传承和链接。在做好图书主业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对书店的概念进行重新定义和附加,增强社交属性,引入咖啡、简餐,打造活动空间等,从过去只依靠图书进行盈利到多元经营实现销售增长,从以图书吸引顾客到以场景、空间、情绪价值等多元价值吸引客户。未来,通过不断丰富“书店+”模式,引入文创、餐饮、文旅等业态,实现跨界经营,并深度融合发展,一定会给实体书店带来更多可能。
发力多元商业模式 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高 华(山西新华书店集团太原有限公司总经理)
经历2023年书业发展的跌宕,可以预见,未来实体书店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太原新华书店将深刻把握书业数字赋能、产业融合的总体发展趋势,立足山西地方文旅产业优势,在文化成果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下功夫,持续推动门店以图书经营为中心,辐射直播带货、阅读推广、课后托管、研学旅行、老年大学等多元商业模式,不断提升实体书店在公共阅读空间建设、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打造等方面的综合服务能力,以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为转型发展注入新活力。
一是延续优势,拓展新业态市场,聚力多元业态发展。不断优化中小学配餐托管、课后延时服务、研学旅行、阅读推广、融媒体营销等文化产业板块。用更加优质的多元文化产品供给,赋能公园书店、景区书店、特色门店,更好地满足新时期消费者的文化诉求。
二是深耕电商赛道。加强对营销团队的培训和学习,扩大线上营销团队规模,公园书店布局抖音直播带货,实现线上线下引流到店。
三是聚焦银发市场。在山西老年大学新华书店分校的建设中,将坚持文化引领、多元融合,通过开设“大美中国”研修课程,探索培育老年康养项目,持续吸引门店客流,并带领更多老年读者,从书籍阅读延伸至文旅体验。
重塑四个体系 适应新业态实现新增长
■柏 涛(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襄阳市分公司经理)
当下,新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推动的数字化进程,极大加速了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相对地,也存在着时间碎片化、精力分散化、阅读浅层化等群体性问题,人们的阅读习惯正经受巨大冲击。
无论媒介如何改变,图书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不变,满足学生阅读、大众阅读、专业阅读的需求不变。因此,无论是进行数字融合还是多元探索,实体书店都要做好“书”的文章,而非舍本逐末。
无论是满足阅读需求的主责主业,还是基于“书店+”拓展文创、线上等消费场景,又或者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一环,未来,实体书店的转型升级势必要结合城市历史脉络,融入本地文化,才能更好地打造新美学阅读场景、构建新形态城市文化空间、加强新发展理念下的文化服务供给,从广度到深度,从多元到专业,以高质量文化供给赋能城市文化建设。
2024年,襄阳市新华书店将通过重塑四个体系——以选品为核心,以服务为抓手,以培训为内驱,以数字化转型为路径,贯穿融合发展的要点思路,完善全渠道、全品类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应用场景,打造实体书店销售终端新的“人货场”和私域流量体系、运营销售体系,实现新增长。
整合渠道资源 实现融合发展
■郑梓璜(广东新华发行集团汕头新华书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当下,AI、直播、新媒体、5G流量、电子阅读……文化的传播方式越来越多,面对“围追堵截”,书业要思变。但也要看到,图书是实体书店的经营主业和核心,求木之长,必固其本。
未来,以书为媒介,书店要成为一个融合平台,聚集多种文化要素、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引进丰富的业态,打造文化场景,并充分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中。
一是围绕图书主业做大做强,也要结合自身优势,整合渠道资源,聚焦精品、定制和地方特色。二是在数字阅读发展上下功夫,实现线上线下融合。三是要加大在新媒体和信息技术上的投入,扩大传播渠道,提升硬件实力,并利用新媒体广而快的吸粉方式开展IP衍生,根据相关情况开展纸质图书出版、影视改编、有声读物改编等,讲好文化故事。
同时,也希望呼吁已久的图书价格保护立法能落地,缩小线上线下图书差价,扩大实体书店的利润空间。
提供专业服务 探索线上新玩法
■陆 文(甘肃临夏州新华书店总经理)
当下,实体书店要构建大文化经营格局,多业态融合发展,突出空间的互动体验和文化休闲功能。此外,还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并不断拓展新的资源,实现由单一销售模式向多样性商业模式转变。
选品力既是书店提供的专业服务,也是书店的核心竞争力。2024年,临夏州新华书店首先将持续做好图书选品。其次,在做好图书销售的同时,聚焦读者的新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充分利用线上资源,发力抖音直播、微商城等,学习探索线上营销新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