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 曹(南京大学出版社编辑)
《如何成为一只猫》原来不叫这个名字。2023年春天报选题时,系统里面的项目名称是“猫与哲学”,作者孙冬老师一篇一篇地交稿,有的时候是清晨,有的时候是深夜。10篇写完,我读得尽兴,待要结集出版,编辑和作者都觉得似乎这本文化小书说了动物(猫)与哲学的关系,但又不仅仅是围绕哲学的散文集。
再之后,我们尝试换了三四次书名,从“禅修猫和我们时代的躁郁狂”到“黑猫是一封信”,临到申请书号,还是觉得“如何成为一只猫”更贴合主题,原来的书名“猫与哲学”融合在了“进入哲思的猫”这篇文章。
文章收齐,我们开始寻找配图,我想起在上海的朱蕊老师,她的朋友圈经常发自己的绘画作品,猫咪三五不时地出现在她的油画里。朱蕊老师常年写作,高级编辑,出版散文随笔多部。2021年开始绘画,有趣的是,她自己并不养猫,她画笔下精灵般的猫,按照她的说法是——“来自我的想象,只要我愿意,它们可以任何时间出现在家里的任何角落”。
朱蕊老师画笔下的猫咪给我的第一印象,和她已经出版的几部作品的书名很像,《上海之妖》《蛇发女妖》《狐狸成了精更好》,可以古典,可以摩登,还有一丝诡秘的窃喜,仿佛猫咪不仅是人类的宠物,它们洞若观火,简单、游戏、慵懒之余,它们从不讨好,睥睨宇宙。
文章、配图齐活儿之后,就进入了“猫书”的设计环节,由屡获“中国最美的书”殊荣的知名设计师周伟伟操刀,他从最开始就“引诱”我要做一本毛茸茸的小书,原话是:“摸上去要像在撸猫一样!”他坚定地和我说,小书要做厚才好玩。鉴于之前我没有做过64开本书的经历,新的设计理念让我们一时间都觉得有点奇妙和冒险, 一本好看又好玩的“猫书”计划正式开启。
为了良好的阅读体验,我们在装帧上选用精装锁线、半裸脊、摊平设计,脊背呈现CAT精美字母拼贴,“做厚”又要轻便、翻页柔软,易携带,在多种材料比较下,正文选用了艺术纸经典图文(牙米)105克,顺丝开,全彩印刷。担心装订的时候会有胶水溢出来,于是,我们决定内封面/封底对折,然后将封面单独贴上去,环衬采用雪绒纸地籁色116克 ,色相柔和,宁静温暖。内封则选用150克的旷野纸,运用起鼓工艺,做了一个有点醉态的小猫剪影。外封,也就是手感要达到“像在撸猫一样!”的门面,在多重因素(设计、成本、技术等等)考量下,我们最终锁定了超级天鹅绒金黄色(热烫工艺),明亮的黄色好像闪耀的一道光。拿到样书的瞬间,我便觉得,呀,选对了! 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设计师大人又和我说,要不要试试看在封面绒布和荷兰板之间垫海绵?见我没什么直观概念,他又打比方说,就你知道沙发不?坐下去要能弹起来,现在我们这“猫书”有点硬和呆,加了填充海绵,就像沙发有了扶手,摸起来会非常……松弛。
《如何成为一只猫》终于在2025年3月付梓,4月顺利上市,7月加印,年内有望破万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