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书业“中外合资”姗姗来迟?
  ■商报记者  紫  龙

  中南出版传媒旗下广州天闻角川动漫有限公司的中国员工们,现在已经习惯了制作严格的工作流程表,包括每天、每周、每月的工作内容、标准、进度等等,即使是某一产品的策划案,也必须附有这样详细的进度表,否则就不能上会讨论。而仅仅在几个月前,员工们还在抱怨这种工作制度禁锢了自己的创新思维。但是,当10月初《灼眼的夏娜》、《学生会的一存》等第一批高标准的作品在市场上取得良好的反响,他们开始接受、认同这种全新的管理和生产方式。

  今年以来,随着几家实力出版集团相继与海外出版传媒大鳄以资本为纽带达成合作,这样的转变开始在更多集团上演,如何借力国际资本,通过组成新的“合资”公司的形式孵化中国书业的国际竞争力正成为业内思考的新课题。

  海外背景受青睐

  接轨国际,首先需要国际化的团队,有着国际背景的职业经理人成了“香饽饽”。今年8月,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与法国阿歇特出版集团共同投资成立凤凰阿歇特文化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公司的总经理是在海外工作学习多年,并曾担任德国图书信息中心主任的王竞。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陈海燕告诉记者,合作双方对合资公司高层管理者的要求是“有一定的国际背景和国际出版经验,熟悉中国国情,能够很好地与外方沟通的职业经理人”。高管层其他成员也不例外,凤凰阿歇特首席财务官李琳曾在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任职。

  刘烜伟被选中担任广州天闻角川动漫总经理,也是缘于其对国际国内市场都很熟悉——他有8年多的海外工作经验,出国前曾担任中国图书进出口广州公司和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总经理,回国后又曾执掌漫友文化传播机构……“董事会希望管理层能熟悉双方的情况,同时也了解两国相关的出版管理条例”。

  “有了国际化的人才,才能进一步拓宽企业发展的国际化思维和视野,提升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海明如是说。时代出版近期全球招聘高端人才,就是因为已经尝到了甜头——集团之前引进的一批海外人才在推动研发适合海外发展的产品、拓展海外市场及推动文化“走出去”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其次是国际化的产品和渠道。今年8月,中国出版东贩股份有限公司在东京成立。据中方相关负责人介绍,东贩株式会社有覆盖全日本的销售网络和一流的出版发行经验,中方将借助东贩的发行渠道优势,确保图书进入日本主流文化渠道。该公司目前运转情况十分良好,中国的“经典传统故事精绘本”系列的日文版本近期就将推向日本市场。

  尽管广州天闻合资公司运转时间不长,但已经显现出了资本之手的推力。刘烜伟坦言,公司业务方面的负责人都来自角川集团日本、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公司,借鉴他们的创作模式——责任编辑制,即一个作品从大纲开始,每一个故事、人物、冲突等都要编辑全程参与设计和讨论,这样的创作方式虽然产量不高,但能保证高品质,在读者中迅速树立起品牌形象。他相信,经过一段时间,一批优秀的中国原创作家就会成长起来,公司也将迎来爆发性的增长。此外,在营销方式上,广州天闻角川也借鉴了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模式,如发展特约销售店,使之成为销售的最主要力量。

  “混血儿”体制方便贴身学艺

  在一位集团老总看来,与之前国内书业纷纷试水“走出去”相比,引进外资恰恰是“走出去”有成就、有成效的体现,说明“国外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在中国进行文化投资的市场和前景”。

  (下转第7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分销视野
   第03版:分销视野/民营业态
   第04版:书业时评
   第05版:教育出版
   第06版:专稿
   第07版:专稿
   第08版:资讯超市
   第CG01版:中国阅读周刊
   第CG02版:文化/关注
   第CG03版:文化/聚焦
   第CG04版:书评/思想·科学
   第CG05版:书评/文艺
   第CG06版:书评/非小说
   第CG07版:书评/财经·管理
   第CG08版:书评/文史·童书
8问“您理想中的订货会”(民营篇)
新闻纸外受欢迎的社会观察家
左手高举“铁算盘”右手转制“占资源”
80后理性回归实体书店?
书业“中外合资”姗姗来迟?
深圳读书月发布“阅读规划”
图片新闻
英国大众手工书持续增长
上海5年投入2亿元建云计算创新基地
首家出版社版权工作站辽宁成立
报头
广告
中国图书商报一版要闻01书业“中外合资”姗姗来迟? 2010-11-02 2 2010年11月0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