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兴之后,读书人在BBS特别容易找到知音。于是,他们在那三三两两,在这三五成群,恍惚之间,就创下了无数名坛。
和现在的网友素质不一样,早期那些到BBS发帖的人,一是现实社会某领域的精英,二是真对论坛主题有兴趣,学有所成的民间高手。就以读书论坛为例,榕树下的躺着读书,著名作家陈村以斑竹的身份,主持了好长时间,出入其间的,也都是文字高手。真名网的读书论坛,则是著名文学评论家创办的,其中,主持过《书屋》杂志的周实,以及像周泽雄、张远山这样的高手,亦云集于此。不过,这些读书论坛限于各自的条件,都没有像天涯的闲闲书话一样,由小众而大众,大众之后,又长时间不失读书论坛的水准。
早在2003年,闲闲书话的斑竹云也退,现在已是很有名气的书评人,就策划推出了一套三卷本的精选文集。笔者有一篇写钱理群老师的文章,很幸运的被收在其中。在我的视线之内,读书论坛能够结集出版,并取得这样的销量,应该是很让人吃惊的一件事。
2010年底,天涯闲闲书话前特邀斑竹梁由之先生,又策划了一套四卷本的《闲闲书话十年精选集》。该书,无论从封面设计,到内容布置,以及被选文章的质量,要比第一套书话精选集,更加阵容强大。
不夸张地说,天涯的闲闲书话,几乎网络了绝大多数中文读书论坛高手。积十年之功,这里的作者阵容,是任何传统出版时代,那些以书人书事为选题的作品无法比拟的。其中,不乏大家,像著名散文大家王鼎钧,著名翻译家郭宏安,以及活跃在当下文坛学界的各色大腕,基本都在其中。像写过《闲话水浒》的十年砍柴,以思想随笔闻名于当下的狄马、羽戈等等。
当然,这里也有不那么知名的作者,甚至从未将BBS上的文字印刷在纸上的新手。不过,他们都有一个特征,他们都是喜欢书的人,写的都是读书人的感悟,读书人的故事。 捧读闲闲书话这套新文集,我很快就能进入对作者的想象之中。他们究竟是什么人,才能用这样的视角,写出那样别致的感受,独特的故事,以及对人情和社会冷峻而温暖的关注。以至于,我可以迅速从世情的纷扰中,获得那份读书人所期待的宁静。
该书的自我推介出自主编梁由之的文笔,我觉得真是恰如其分:闲闲书话是最具影响力的中文社区天涯社区的特色板块,它以“闲”为底色,以“书”为主轴,在不经意间,发展成长为独具风格长盛不衰的网上读书论坛。此间藏龙卧虎,高手如云,许多事关读书与思想的焦点话题和事件发轫于此。
《闲闲书话十年文萃》共四卷,以书中一篇文章的题目为书名,以作者姓名的音序排列文章。这种手法,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另外,每篇文章,都附着作者的简介,大多写的是妙趣横生,同时,文章中网友的回复偶尔也加列其中,以体现BBS上作者与读者愉悦的互动过程。应该说,编辑这么做,让这套文集更有亲和力,更有人情味,更有读书人所追求的雅致,读后当真有通体舒泰的感觉。
闲闲书话的作者一茬茬来,一茬茬走。往昔那种高手如云的盛况,在当下是越来越难了。无它,网络论坛在大众化的过程中,那种早期读书人以文会友的层次越来越多元,也越来越水化。这套文集的意义,就在于,在读书论坛门槛越来越低的时候,成功地纪念了那些活跃于斯的作者,以及他们交流、交锋的快感和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