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07:中国阅读周报·思想·科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福柯哲学逼近佛教精神
米歇尔·福柯 法国哲学家和 “思想系统的历史学家”。他被认为是一个后现代主义者和后结构主义者,但也有人认为他的早期作品,尤其是《词与物》还是结构主义的。对福柯来说,“真理”是运用权力的结果,而人只不过是使用权力的工具。
  福柯的创造性在于:他放弃了一劳永逸地发现真理、解决问题的虚妄企图,而宣称自我、权力与知识都是历史的,并不需要设定一个普遍的情景。从这个意义上讲,福柯赋予了实践与经验以绝对的价值,并几乎是永久性地关闭了先验之门。

  ○马陌上

  在杨凯麟《分裂分析福柯:越界、褶曲与布置》中,福柯哲学乃是一种“在地”哲学,这一结论,正是从佛教意义来确认福柯哲学实践与经验层面的价值的。

  尽管并非一脉相承,但在西方哲学史上,尤其是近世以来,不断尝试从东方智慧中寻求智力、观念与方法上的支援,却是不争的事实。这样说并不是为了求证东方文明的优胜,而是旨在于阐明这样一个事实:西方自古希腊、尤其是笛卡尔以来的理性廊柱——自我,正在受到越来越猛烈的挑战,而东方,尤其是佛教,从其精神气质上讲,则是无“我”的。

  这样说容易明白:基于一种主体性疆域的划分,西方哲学将世界分为“我”、“我的”以及“他者”(对应于福柯的三个核心观念,也许就是“自我”、“权力”以及“知识/真理”),在古典时期,哲学家致力于探索未知的“他者”,同时对“我的”进行伦理以及法律层面的规范,而对“我”则深信不疑,因此,他们几乎都能表现出一种乐观、确凿、热情洋溢甚至咄咄逼人的辩论家、演说家、政客、甚至宇宙设计师的风采。

  而近世以来,伴随着“他者”世界客体化进程的完毕,“我的”受到共产主义以及庶民政治在现实层面的挑战,而“我”则在最大的“他者”——上帝轰然仆地之后,突然失去依据,一些敏感易受的哲学家,转而内向观照,硬生生从逻辑实证的传统中杀出一条冥想与经验的血路来。

  于是我们看到:恐惧、战栗、厌烦、焦虑、虚无等关于“我”的经验成为现代哲学的基本命题。也就是说,哲学从探寻存在转向了探寻自我:其中的一个向度是在空间意义上发现并塑造自我的结构,这种塑造往往是心理学层面的;另一个向度便是在时间意义上确认生命的价值。以上两个向度致力于共同营造一种全新的自我疆域:价值观(存在主义)层面的“人生值不值得活”以及认识论(现象学)层面的“将自我放进括号里”,均是自我命题的现代性基石。

  福柯的野心在于:他并不满足于克尔凯郭尔(恐惧与战栗)、叔本华(痛苦与无聊)式的对自我的人生(时间)向度予以不留情面的否决;也不满足于尼采(超人、永劫轮回)、海德格尔(向死而生、诗意栖居)式的自我授勋、加冕与救赎;也不满足于胡塞儿式的自我放逐(本质即形式对质料的意向性架构,而这个意向性与自我无关);更不满足于萨特式的对自我自由的粗陋判定。福柯试图重新划定并建构“我”、“我的”以及“他者”的疆界/场域,因此,自我、权力与知识这三个维度在福柯的思想谱系中同等重要,正如德勒兹所说:“(它们)是不可约减但却相互蕴含的。它们是三个‘本体’。”

  福柯的创造性在于:他放弃了一劳永逸地发现真理、解决问题的虚妄企图,从而宣称自我、权力与知识都是历史的,并不需要设定一个普遍的情景。从这个意义上讲,福柯赋予了实践与经验以绝对的价值,并几乎是永久性地关闭了先验之门。上帝在尼采那里死掉之后,并未在福柯这里复活,他以“人死了”的喜悦口吻宣告人的诞生与站立(摒弃康德的“道成肉身”之人以及尼采的“超人”,福柯的“末人”能够生产、繁衍并死亡,就像“沙滩上的一张脸”),尽管这种站立还显得那么颤颤巍巍、如临深渊(尼采说用鹰隼的眼睛打量存在的深渊,海德格尔让人与存在为邻,福柯则试图让人在存在的深渊行走)。

  不止于此。当人们将末人的诞生当成一场庆典时,福柯则躲在一旁,狡黠地冷笑:一切不过是一种话语,其实空无一物,真正的庆典应该是“空”的诞生。作为佛教徒的福柯自此确立了,尽管他并不会承认这一点。

  《分裂分析福柯:越界、褶曲与布置》杨凯麟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版/24.00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分销视野
   第03版:大众出版
   第04版:书业时评
   第CG01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CG02版:中国阅读周报·文化·聚焦
   第CG03版:中国阅读周报·文化·人物
   第CG04版:中国阅读周报·小说
   第CG05版:中国阅读周报·非小说
   第CG06版:中国阅读周报·财经
   第CG07版:中国阅读周报·思想·科学
   第CG08版:中国阅读周报·童书
   第SQZK01版:2011暑期阅读专刊
   第SQZK02版:2011暑期阅读专刊
   第SQZK03版:2011暑期阅读专刊
   第SQZK04版:2011暑期阅读专刊
   第SQZK05版:2011暑期阅读专刊
   第SQZK06版:2011暑期阅读专刊
   第SQZK07版:2011暑期阅读专刊
   第SQZK08版:2011暑期阅读专刊
   第SQZK09版:2011暑期阅读专刊
   第SQZK10版:2011暑期阅读专刊
   第SQZK11版:2011暑期阅读专刊
   第SQZK12版:2011暑期阅读专刊
最弱小者的日常反抗
开普勒:和谐受到干扰一切都会杂乱无章
福柯哲学逼近佛教精神
颠覆视觉观念:你看见的并非事物真相
中国现代国营企业制度的形成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中国图书商报中国阅读周报·思想·科学CG07福柯哲学逼近佛教精神 2011-07-12 2 2011年07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