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任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认知科学系助理教授的马克·常逸梓,在其新著《视觉大革命——颠覆人类观念的视觉大发现》中提出了足以让读者震撼的结论:每个人的眼睛都有超能力,具备读心术、透视及预知未来的功能;每个人的皮肤本质上都是无色的,却能变化出各种色彩,和全彩色显示器相媲美。这是真的吗?
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在这个充满了色、声、香、味的时代,视觉和听觉信息爆炸的内容抓取消费者的眼球,前所未有的绚烂世界,被欲壑难填的人类创造又遗弃,拖着疲惫的身体,人们高喊着口号“死在追逐的路上”。然而像电影《阿凡达》中的纳美人与他们国土中的动物、植物之间的“链接”与“感应”,在悲哀的地球上则变得遥不可及。
由西方思维主导的现代人类认定,世界运行的本质即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无情乃是有情延续的保障,追逐乃是生命存在的本来状况,争讼、辩论、质疑、抢夺、战争乃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强者有天生的权利,歆飨天下所有秀色丰穰,极尽世间一切欲乐美享。所以,为了愉悦自己的眼睛,人们不惜为其创造各种环境以居之。正是因为如此,眼能观色的真相隐而不现。正如海德格尔所说的,真相被现代技术所“遮蔽”,诸神也随之而退位,人类用笨拙的机器、自以为聪明地创造的“器世界”必然摧毁本有的“真世界”,这个真世界,纯然的善、美、真,却因人们的妄自外逐而隐去。
有谁在乎眼睛的眼睛——那个存在于眼睛之中、真正如明镜般照彻万物的非物质的东西?那种不以丑美分别来观照心灵、解悟人情冷暖的洞察力?那个不需要借助于光线、网络、手机、摄像头、探测仪便可以了了分明地觉察存在真味的智慧之光?
或许有人说,这些问题已经与肉质的眼睛没有关系,属于社会科学、心理学乃至文学宗教的范畴了。可是,如今的一帮科学家们,在现代“科学的形而上学”的预设之下,利用他们重构世界的“实验数据”砖瓦,为四肢麻木、满眼星花的现代人类提供了自己的解释。
所谓“科学的形而上学”,乃是笔者发明的一个词,意指建立在假说、实验、数据、论证、结论这样的一套体系上的、用来揭示世界真相的简化形而上学,这种形而上学止于“是什么”的描述,至于“为什么”则不予追究,如果你追问持科学形而上学的人,世界的终极因是什么?他会告诉你:我已经在结论的探索过程中告诉你了。
常逸梓在《视觉大革命——颠覆人类观念的视觉大发现》一书中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的眼睛朝向前方?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颜色,而多数其他哺乳类动物看不到?为什么我们会有视错觉?为什么我们能毫无困难地通过阅读吸收信息?
是的,不出一位科学家的本分,也不出任何一个被科学思维熏染过度的现代人的简单预料,结论一如既往地规范——眼睛朝向前方,乃是因为进化的结果;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完全有可能进化出像汽车观后镜一样的新眼睛来……
貌似震撼的结论,无非是“进化论”体系下有一个填补好奇的科学游戏,一切生命现象都是进化的结果,可是进化本身又是什么力量的结果?“是这样子的”的论断取代“为什么这样子”的最终因的追问,是现代科学、现代科学家最不负责任的自我游戏。
常逸梓使用了很多貌似“非科学”的词语来吸引读者,比如“读心术”、“透视术”、“占卜术”、“通灵术”,可是实质上,他想告诉读者的却不是“神秘主义”的视觉知识,而是他通过实验、论证得出来的较为新鲜的科学发现。
《视觉大革命》 [美]马克·常逸梓著 王林译/ 金城出版社2011年6月版/3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