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书业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政如何让实体店真切受益?
  (上接第1版)如何将此项利国利民的政策落到实处?朱升华谈到,政府出发点很好,但以什么标准、什么方式扶持哪些民营书店,还未找到良方。首先是扶持谁?如果不加分析,是民营书店就扶持,那很有可能最应该扶持的书店反而落单。原则应当是城市中具有地标意义的书店最应扶持。其次,制订的标准和条件是什么?要设立一定的指标。建议民营书店承担部分社会公共图书馆的作用,或以每年纳税数量作为补助比例等,品牌影响力、开办年限等都是要考察的标准。由于地区差异性和民营书店组成千差万别,全国各地不可能使用同一个标准,只能是在全国框架性政策下,地方根据财力出细则,这样也更易操作执行。潘修睦也建议通过制订一定的刚性指标、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比如制订“容积率”一样的指标,并加以严格执行,该政策才能真正得以落实。

  业内更希望出台对实体书店实行减免税收、设立租金补助或其他补贴等“立竿见影”的举措。

  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建议除在城市规划中留出书店位置外,政府还需提供优惠的土地价格、对土地指定用途,并按协议购买方式提供给书店,这样才能保证政策落到实处,真正促进实体书店的发展。由于图书是微利行业,书店的配套设施建设等费用,也需要政府给予补助、减免等优惠政策。何力建议,要保证该项政策的顺利实施,一是必须把书店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和重点市政建设项目之中,并实行问责制度,确保书店建设成为各级政府和开发商在项目建设中必须重点考虑和规划的内容;二是对实体书店在税收、租金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减免和扶持,鼓励书店在城市繁华地区建设实体书店或大型文化MALL项目,提高城市品位和人文气息。

  鞠占斌谈到,作为一般中小型民营书店,无政策支持,没有资本注入,每年需要缴纳13%的增值税,赢利后需要缴纳25%的所得税以及其他各种税款。民营书店为繁荣文化市场和解决社会就业做了贡献,在税收上却享受不到优惠。罗叶丽希望出台对民营书店倾斜的税收减免政策和适当财政补贴的细则,给予民营书店开店扶持、减免税政策,最好上升到法规,并进行大致分类,比如哪些适用正常的税收,哪些适用优惠税收、免税甚至增加财政优惠补贴。

  翟德芳发现,现实问题是当前许多“名店”在退市,如何拯救已存在的书店是更急迫的事情,尤其是知名度很高的书店。与其救将来,不如着眼现在,立即行动。规划是一码事,但未来实际开发又是另一回事。以开发商或未来房东为主导的开发,由于对文化认知不同,政策执行起来肯定会生变,要出台商业运作与政策接轨的具体措施。他在我国香港工作多年,发现香港很多经验值得借鉴。香港地少,图书销售并不是很旺,但也存在着许多书店。香港商界达成共识,新建立的大型社区和商场一定要在其中为书店留出区域,房租甚至低于其他业态商户的一半以上。此外,当前外部环境对书店生存造成的问题更严重,政府要考虑给实体书店尤其是独立书店免税政策,免除营业税、所得税,向书店提供房租补贴;设立强制性市场规范;对网店超低折扣销售要有规范。

  寻找赢利模式是王道

  在扶持利好政策即将出炉的背景下,书店还是很清醒,意识到不能完全依靠扶持,找到自身赢利模式才是关键。书店要做好内功,以特色服务站稳脚跟。要特别强调书店专业化,此专业化并不一定是学术性的专业化,任何意义上的专业化,都应能成功。书店的命运关键在于,是否能够专业地满足有专业化要求的顾客。

  潘修睦表示,新华书店在利好政策下,应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坚持主业不动摇,探索、创新模式,融入电子阅读、数字阅读等现代阅读方式发展方向,应对从内容到形式的多元发展的新趋势,满足和丰富市场需求。

  朱升华谈到,即使政府提供补贴,也有限度,书店不能成为寄生虫,要思考赢利模式。他预言未来书店将存在三种模式:一是以诚品为代表的文化综合体,包括咖啡、讲座、餐饮甚至住宿;二是自身资源延伸的书店;三是以当当等为代表的网络书店,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大,但此量级的书店数量很少。危机也许就是危险之中产生机遇,枫林晚两年前就开始考虑转型,目前以打造企业文化软环境为目标,成为文化服务商。为阿里巴巴、万科、腾讯等大企业建立图书馆,负责图书馆运营、企业文化培训、沙龙活动等。“今年预计开10家企业图书馆,3年要开100家,目标要做‘中国500强企业’的文化管家。”

  同样,对于未来,中央书店也很乐观。鞠占斌表示,“目前中央书店的房产是我们集团自己的,不存在支付租金的问题。作为零售书店早就看到了危机,业务鼎盛时期就开始规划网上书店业务,现在已摸准了实体店与网店相辅相成的发展脉络,中央书店的发展还有很大上升空间。”中央书店刚完成了扩建装修,调整了经营布局,引进了时尚前卫的大众文化业态,如引入了“塞纳左岸”咖啡店、增加了“潮汇”时尚用品专营店、“芭比”“米奇”专营店、数码产品专营店,购置了新书架,增加了图书品种。书店一年出租额数百万元,可以支付日常经营费用,有助于参与书业竞争。调整后预计整体收益将上升15%。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分销视野
   第03版:大众出版
   第04版:书业时评
   第CG01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CG02版:中国阅读周报·文化·聚焦
   第CG03版:中国阅读周报·文化·人物
   第CG04版:中国阅读周报·小说
   第CG05版:中国阅读周报·非小说
   第CG06版:中国阅读周报·财经
   第CG07版:中国阅读周报·思想·科学
   第CG08版:中国阅读周报·童书
   第SQZK01版:2011暑期阅读专刊
   第SQZK02版:2011暑期阅读专刊
   第SQZK03版:2011暑期阅读专刊
   第SQZK04版:2011暑期阅读专刊
   第SQZK05版:2011暑期阅读专刊
   第SQZK06版:2011暑期阅读专刊
   第SQZK07版:2011暑期阅读专刊
   第SQZK08版:2011暑期阅读专刊
   第SQZK09版:2011暑期阅读专刊
   第SQZK10版:2011暑期阅读专刊
   第SQZK11版:2011暑期阅读专刊
   第SQZK12版:2011暑期阅读专刊
书业时评
新政如何让实体店真切受益?
“联盟”下的工作室困局
广告
中国图书商报书业时评04新政如何让实体店真切受益? 2011-07-12 2 2011年07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