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工社社长兼总编辑沈元勤在接受商报记者独家采访时也透露,目前该社的工商注册项目已经包含出版、培训、咨询和广告,并在今年年初进行了机构调整和招兵买马,目的就是利用图书出版带来的作者资源进行有效的品牌拓展,最终让出版、培训和咨询以专家资源为纽带,互相依托、互相促进。
作为一家地方科技社,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近年在实施以品牌为核心的圆弧经济中,也做了不少尝试。据了解,该社利用其旗下的农业科普品牌《农村百事通》的品牌优势,成功建立了农村百事通出版产业基地。该社社长温青透露,通过基地的建设,不仅扩大农村百事通影响,获得政府支持,通过项目培训、农业产业等经济增长点,反过来支持《农村百事通》进一步发展。“在这件事上,通过产业的发展反哺出版主业,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并不是一句空话。”为此,该社以“护理”为核心的品牌系列也据此策略开展。第一打造龙头品种“中华护理全书”形成“制高点”,第二开发护理类系列教材、教辅形成“龙身”产品,第三则是开发以护理为核心的养生保健系列产品,形成该领域的长尾产品。温青说,品牌形成后,就可以利用护理专家资源,再考虑进一步延伸产业,如建立护理保健咨询中心、护理信息平台、远程护理咨询平台,甚至兴办家庭护理产业实体,形成护理出版产业经济圈。
近两年兴起的养生阅读专业品牌“大医堂”也在品牌延展和互动上下了不少功夫。北京大医堂国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大医堂养生阅读专业品牌创始人纪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公司原来只是策划出版养生图书,现在不仅组建了图书出版事业部,还成立了名家经纪、名家讲座、中医培训、会员会刊、媒体运营、艾灸养生等七个独立事业部,并随着图书策划出版的成功和整个公司格局的发展,成功地拓展了外围资源,将原先的艾灸养生事业部独立成北京灸道堂中医研究院,独家代理人保部中国就业培训指导中心的灸疗师职业培训全国独家发展中心,面向全国进行灸疗师职业培训和考试、发证。同时,围绕艾灸项目,独自研发了十多款艾灸产品和专利项目面向全国招商。不少合作最初都是通过图书出版,然后逐步形成养生生态圈,名家出书形成气场后,促成了名家经纪业务;对名家进行包装、推广后,开展健康养生讲座;通过策划电视节目,形成专家顾问和品牌输出。纪凯笑道:“图书出版就像开荒种地,每年都得开荒播种,年复一年没完没了。而进行养生产业链资源拓展则像种树,形成生态圈后就能得到持续的回报,最终反哺图书策划,出版、培训、经纪、养生产品等商业化运作和品牌孵化之间,一荣俱荣互相促进。最重要的是每个事业部是独立的体系,就算东方不亮,西方照样亮。”
想法超前收效待评估
不过,大部分受访者均表示,就目前来说出版品牌经济圈的想法还是有些超前。即便自2007年至今连续多年进入世界品牌实验室中国500强最具价值品牌行列的机械工业出版社,目前也尚无打造出版品牌经济圈的打算。该社副社长陈海娟表示,目前该社的拓展还是出版载体和出版形态的变化,这两年新介入的板块模型,也并不是真正进入玩具市场。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总编室林澧波透露,该社曾围绕科普品牌“第一推动”系列策划了一些相关的拓展,但收效不大。“迪士尼一家的体量都超过了国内整个出版业,单体出版社要打造出版品牌经济圈还有很大的差距,一些出版社现有的尝试也是小范围的经济圈,出版与相关领域的拓展,既不成片也不成线”,林澧波认为,像迪士尼这样的大品牌,除了迪士尼乐园外还有服装、玩具、家居产品、文具、食品及个人用品、消费性电子产品等种种授权,但即便如此,人们对米老鼠和唐老鸭等内容的关注度已不如实物来得实在,出版目前在当中究竟能占到多大比重都难说了。
但温青坚持认为,就出版品牌本身来讲,它的产生经济总量是有限的,品牌教材教辅也好,品牌市场图书也罢,蛋糕就一个,你即便全部吃进,也不过是“1”,何况有千军万马在争这一蛋糕。“如果我们每一个出版单位都有若干品牌的积累,都形成若干品牌经济圈,那么整体效益不就上了一个台阶吗,主业本身不也将在品牌经济圈的反哺作用下得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