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李光亮找工作都会上一个叫“应届生”的网站查找资料,该网站的资料很全,笔试题、面经、简历等一应具有。“这些资料是经过时间、实践检验的,能省去我们不少挑选内容的麻烦,它们如果能够整理出版,应该会受到学生的欢迎,”汪俪说。
不过在汪俪与同事前往该网站约稿时遇到了棘手问题,即该网站的创办者并不愿意写作该书,并且已拒绝了多家出版社的邀约。面临如此事实,汪俪和同事反而更坚定了要将该书顺利出版的决心。“有那么多家出版社想做,这表示市场需求是可观存在的,并不仅是我们单方面的想象。”
此处上交社的地理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与该公司不过10分钟的步行距离使得汪俪能够很好地与该公司的创办者进行沟通。同时,她还与出版社的发行部门积极讨论,最终确定先出面试、笔试、简历这三本书的想法。对此,她表示其实是想先看看这套书的市场表现如何,然后再决定是否要进行深入开发,如果第一步走得不错,那就再推出分行业的求职读物。
为了走好上述的第一步,汪俪首先为该书划分出极其明确的目标群体——只针对应届毕业生。在她看来,关于求职的书市场上到处都是,但当时针对应届生这一细分市场的图书并不多,“要想从同类型图书中脱颖而出,我们必须为应届生量身定做一套图书,并以此为卖点。”
卖点首先体现在在封面设计上,汪俪认为该套书必须与其他书有所区别,因此她和同事找来并参考市场上销售较好的几种求职类图书后,决定为该套书设计简洁明快封面。“我们将套书以不同颜色进行区分,一目了然,重点突出书名以吸引应届生的目光。”
汪俪坦承成书的过程并不复杂,复杂的是如何将该套书推荐到目标群体。在这里,汪俪和同事还是秉持着步步为营、步步为精的理念,先将工作分步,再将每一步做到最好。
首先是为该套书挑选最合适的出书时间。汪俪最后为该书挑选的面市时间是在2009年8月份的上海书展上。“我们考虑到每年9月份各大公司开始到学校宣讲,此时还未毕业的应届生会开始关注职业信息,而恰逢8月份上海又有一个针对大众的上海书展,两者结合,让作者方在书展上举办宣传活动,最终很好地扩大了图书的影响力。”
此外,在营销方式上,鉴于应届生网站本身的流量就非常大,因此汪俪也使用了当时开始逐渐兴起的互联网营销。图书出版后,上交社和网站合作一方面到各高校BBS上发布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又在相关页面挂出了图书的宣传信息,并直接链接到当当网和卓越网购买。“互联网拉近了图书与读者的距离,而贴心的链接又可以让读者的购买欲望马上得到实现。”
于是顺理成章,当当网和卓越网第一批书很快售罄,开始大量添货,地面店销售情况也很不错。“这时我们基本确定这套书可以在市场上站住脚了。”因此在2010年9月,上交社推出了之前计划的针对行业求职的第一本图书《应届生银行求职全攻略》,往系列化、品牌化图书迈出了一大步。
对于该书的选题,汪俪回忆说当时有人提出这本书的读者群体不如前三本大,局限在应聘银行的学生中,销售可能会受到受众面的影响。但汪俪和她的同事认为,现在的读者需要的就是有针对性的信息,凡是应聘银行的学生都会有购买兴趣,而这个群体的读者数量是可观且可控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她透露当时有一家专门针对上海大学周边书店做批发的销售商在两天售出该书一千多本。目前,这本书已成为这套书中销售最好的一本。
2011年,上交社又推出了该系列的《应届生会计师事务所求职全攻略》和《应届生快速消费品行业求职全攻略》,进一步扩大针对行业求职的图书品种,也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
据悉,该系类图书的总销量已超过15万册,在各大网店长期排在同类图书前列,对于非公务员类图书来讲,这个成绩其实是很不错的。2012年,上交社还将进一步推出《应届生传媒行业求职全攻略》、《应届生生物医药行业求职全攻略》、《应届生互联网行业求职全攻略》等分行业的求职类图书。
“总之,这套图书的成功离不开各方面因素的配合,其中最大的启发便是要在大胆做的同时注意细节,把每个环节、每个方面的东西都要在先想通、想透后再去实施。接下来我们将不断充实这套图书,希望能切实地帮助毕业生找到满意的工作,最终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沈繁弱/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