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柳斌杰日前呼吁,领导干部要带头引领读书风尚,“领导干部倡导读书是培养社会风尚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大力提倡”,“与其将时间浪费在应酬上,不如用来多读书”。(4月20日《海南日报》)
近年来,“领导干部应多读书”的呼吁时有所闻,有的地方甚至以强制手段,强迫领导干部把读书作为习惯,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为何?因领导干部的读书成了大问题——统计数据屡屡显示,尽管绝大多数领导干部有较强的读书需求,但能坚持读书者较为少见,因为“工作太忙”、“应酬过多”正影响着很多领导干部不能坚持读书。
在我看来,“工作太忙”、“应酬过多”而不能读书,只是一种表象。
要说很多领导干部真没有空闲时间,那可“冤枉”了他们。某些领导干部有很多时间活跃于应酬场合,沉溺于灯红酒绿,留恋于茶座酒楼……有的在工作时间还把心思和精力用于比穿戴,比吃喝,比用车上呢。过去的老一辈领导应该很忙,可他们总是能挤出时间,哪怕是分分秒秒,也要用来看书学习,他们工作生活的地方,简直是书天书地,卧室,办公桌、饭桌、茶几上,到处都是书,以供“随手翻翻”。显然,如真想读点好书,时间总是有的。
现在的某些领导干部,分明不是没空读书,而是根本不想读书、不屑于读书:读书是当官的“敲门砖”,现在官帽戴上了,位子坐稳了,还要“敲门砖”干什么?不少在职领导干部当下的政风就是跟风,上面说什么,下面唱什么,不用读书,按照上级意思办,绝对不出原则问题。他们认为善于编织各种关系,善于投机钻营,才能得到重用,知识无用,读书靠边站。
说穿了,一些地方领导干部似乎只有浓浓的“升官饥渴”、“发财饥渴”、“政绩饥渴”,却没有多少“读书饥渴”。
事实上,在当今时代,“读书饥渴”不可或缺,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依法行政的意识,都离不开读书,读书有助于领导干部克服“本领恐慌”,离开了读书,在民情、民意这部“活书”中,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哪些事合法,哪些事违法,更不容易搞懂。
更重要的是,领导干部多读书,才能纯洁社交圈、净化生活圈、规矩工作圈:若领导干部能忙里偷闲、见缝插针地挤时间读好书,哪还有精力去赶这个闲扯的聚会、赴那个无聊的饭局?哪还有心思去体验这样的桑拿、享受那样的按摩?更别说浪费时间去声色犬马,去聚众赌博,去灯红酒绿了……读书癖好占用了业余时空和身心头脑,让领导干部无暇、也缺少机会掉入不良嗜好的陷阱。
穿得布衣、食得菜根、饱读诗书,应该是当今领导干部形象与道德重塑的根本着眼点。但愿领导干部多读书能成为自觉行动,而不是需要有关人士屡次呼吁。如何用制度促使或者考核领导干部自觉读书,也应成有关部门的当务之急。否则,领导干部普遍不读书的恶性循环,会导致更多情趣低俗的领导干部最终堕落于违法违纪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