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09年2月,广西出版传媒集团重点图书流动资金扶持基金使用仪式。该集团董事长杜森与时任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何醒签约后握手。
② 2011年8月,广西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杜森、副董事长曹光哲参加阳光秀美公司揭牌仪式后与职工合影。
③ 2010年8月,广西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杜森向外国书商推销该集团版图书。
④ 2011年9月,广西出版传媒集团与日本讲谈社动漫期刊合作协议在京签署。
⑤ 2008年,8种外国文学图书入选由《中国图书商报》主办的“3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评选。
⑥“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累计销售2300余万册,销售码洋达3.2亿元。
⑦ 小读者在阅读《新语文》。
从2003年广西出版总社与广西新闻出版局、广西版权局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离、2009年广西出版总社系统整体转企改制、组建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至今,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改革发展已经走过10年历程。
回望过去,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杜森感慨地说,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改革发展的10年,是一段不屈不挠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奋斗史。10年来,取得的一系列可喜的成就和经验,也为开启历史新征程提供了发展动力。
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体制改革中,第一个整体完成转企改制的文化企业,实现从事业单位到企业的转变。10年来,广西出版传媒集团从一个职工思想观念陈旧、包袱沉重、经营管理能力不适应市场需要、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规模偏小、困难重重、几近陷入生存困境的事业单位,成为年销售30个亿、管理规范、富有活力的龙头文化企业集团。通过转企改制,职工观念变了、思路活了,思想解放,主动寻找市场、开发市场,职工收入不断攀升,由此创造了职工收入增长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目标。并通过不断创新合作,建立了薪酬工资制与股份制相结合的激励机制的企业运行模式,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坚持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做强做精出版主业,大力发展多元产业,目前已经基本形成出版(含数字出版)、传媒、印刷、发行、贸易、文化地产、文化投资等主导产业与基础产业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产业发展格局。10年来,广西出版传媒集团经济总量实现大幅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该集团销售收入从7.76亿元增长到29.51亿元,增幅280%;利润总额从0.99亿元增长到1.63亿元,增幅64.6%;资产总额从13.3亿元增长到33.97亿元,增幅155.41%;所有者权益从9.98亿元增长到20.93亿元,增幅109.71%。在2009年、2011年全国出版能力综合监测中,广西综合出版能力分别位居第8位和第9位,继续保持全国前10位,广西出版位居全国出版社平均出版能力的第2位。同时大力推动出版业“走出去”,推进中华文化走进东盟。
10年来,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创新合作战略与激发成员单位自主经营活力形成了有机统一。集团定位为战略中心、管理中心和资产中心,统揽全局,科学管控,不断加快规模化发展,提高集约经营管理水平;各子公司则是生产经营中心、利润中心,放手激活,鼓励创造,清醒地按照客观实际和文化产业规律办事,有力促进自主经营活力最大化。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坚持推行内生式发展与对外拓展相结合的发展模式,鼓励各单位积极创新,大胆尝试。并利用自身优势搭平台、办大事,各子公司发挥各自特长调结构、促增长。
10年来,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创新合作产业化运营,彰显机制活力。并秉承创新合作理念,利用资本掌控资源、资产,搭建主业与产业链沟通的桥梁纽带,加大与民营资本或其他国有文化资本合作,组建股份制公司,布局印刷物资贸易、整合印刷资源,提升市场能力,有效延伸产业链条,扩大文化产业的社会影响力和经济渗透力,印刷及物资贸易年销售收入突破20亿元。
10年来,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坚持把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积极培育一批善于把关定向、选题策划、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国际化运作的领军团队,不断增强集团的创新活力和产业引导力;紧紧依靠全体职工群众共谋发展,尊重职工首创精神,为集团基业长青提供强大支撑和内生动力。一批优秀人才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全国新闻出版业领军人才、新中国百名优秀出版企业家、新中国百名优秀出版人物等。10年来,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党群工作成绩明显,企业文化建设蓬勃展开,“责任、创新、价值”的核心理念渐入人心。
出版板块
取得辉煌成就
过去10年,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出版业务挺拔壮大,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图书年出版总量从2003年的3000种增长到2012年的5819种,增幅94%;其中新书从1040种增长到2391种,增长130%;重印书从1075种增长到3428种,增幅219%。一批优秀出版物荣获国家奖励,到2012年,在国家级项目的评选和表彰奖励中,共有29种图书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和“五个一工程”出版物奖;《趣味生活简史》、《艺术的故事》等近1000种图书获得省部级、行业奖励;自2008年起获得国家出版资金的资助图书和项目共12种(项),资助金额2910万元。并涌现了《因为痛,所以叫青春》、《暮光之城》、“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等一批畅销书、常销书,“淘气包马小跳”系列销售2300万册,成为广西出版史上的超级畅销书。
广西出版传媒集团还高度重视社办期刊的发展,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与日本讲谈社合办《劲漫画》,广西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与蓝狮子合办《蓝狮子经理人》。
这10年,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密切关注数字出版,在专项基金的支持下,相继启动了广西资源库、中国青少年多媒体阅读推广平台项目,在数字资源建设、数字出版布局和新产品开发方面迈出了探索的步伐,为推动集团转型升级新发展提供了借鉴。
这10年,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出版板块跨地区经营取得了突出业绩。接力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出版中心继续发展壮大,漓江出版社有限公司、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成功抢滩京城,业绩不断提升,出版了一大批高品位、高格调适合大众阅读的优秀图书,建立了众多深具市场号召力的一流作者群。同时,走出去项目成效显著,从2003年起到2013年对外输出图书版权338种,向东盟和我国港台地区展销优秀出版物3万余种;并充分利用与东盟国家的地缘优势,向东盟国家输出版权图书连续多年位列前茅。
发行板块 应对挑战,同时合作共赢
在社办发行日益壮大的同时,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发行也克服出版发行产业链割断带来的重重困难,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带来的诸多挑战,健全社办发行渠道网络,创新营销手法,把出版物迅速有效铺向读者市场。2012年,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发行板块实现发货总码洋超过10亿,比2002年的4亿增长了125%。
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在发行板块的创新有两点:一是发行渠道从以国有书店为销售主体向各种经济分成、多种流通渠道和多元化营销形式转变。在稳定原有发行渠道的同时,开创了网络发行、机场候机厅销售、超市销售、政府采购销售、企业定制销售等全新的销售模式,拓展了大中专院校、各类职校的直接供货渠道。积极参加各种综合的或者专业的出版物展览展销订货会。二是创新营销手法。各出版单位还根据本版图书销售需要,做媒体宣传、举办著名作者读者见面会、作者签售等立体交叉宣传推销活动。接力出版社有限公司,漓江出版社有限公司,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的北京、上海出版中心,利用全国发行网络资源,出版的图书能迅速向全国铺货。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发行业务取得长足发展,涌现出一批在出版发行业界交口称赞的发行经典案例:“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发行2300余万册,销售码洋3.2亿,销量占我国少儿原创作品前列;“鸡皮疙瘩”系列销售882万册,销售码洋1.54亿;《新语文读本》销售近2000万册,销售码洋1.5亿。
合作共赢,变对手为合作。2010年,在广西出版传媒集团主导下,广西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接力出版社有限公司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成立了三社四方股份制合作的广西琅文教育图书有限公司,成为全国第一家通过市场手段整合区域教辅市场的成功实践者。琅文公司发行网点覆盖全区,2012年,发行码洋达到4.74亿,比2010年的3.13亿增长了51.4%。琅文公司的运营,规范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辅发行市场,做大了出版规模,实现了合作共赢。
印制板块整合印刷资源,实行规模化运作
印制板块是广西出版传媒集团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拥有广西最大的书刊印刷企业——广西民族印刷包装集团有限公司。
10年来,印制板块的改革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将分散在社会上的有限印制资源回收放到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内部各印刷厂,解决资源流失、储蓄深化改革力量问题,同时,陆续将广西迪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整体从桂林市、广西新华印刷有限公司生产基地从河池市迁至印制资源相对丰富的南宁市,广西民族印刷有限公司从繁华街区迁至南宁市高新区新的产业基地。第二阶段是在此基础上,组建广西民族印刷包装集团有限公司,将分散资源集约化经营。
2011年,根据广西出版传媒集团产业调整、资源整合战略部署,以广西民族印刷有限公司为主体,整合广西新华印刷有限公司、广西迪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组建而成,现有广西迪美印务有限责任公司、广西万泰印务有限公司、北京盛源印刷有限公司、广西民族包装有限公司、广西大华印刷有限公司等子公司组建广西民族印刷包装集团有限公司。其经营范围涵盖光盘复制、出版物印刷、特种印刷和包装装潢印刷、精品商务印刷等,拥有现代化标准厂房10万余平方米,总资产4.5亿元;在职员工1000余人,日生产能力6000印刷纸令,年印装能力150万令。集团占地面积242亩。
印制板块通过整合资源,实行专业化分工、板块化经营、规模化运作,生产效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将以资产为纽带,以市场为主导,推进中国-东盟创意印刷产业园区建设,积极拓展书刊印刷、包装印刷、商业印刷、精品印刷,走集约化发展道路,形成全国性的、具有海外市场的强势品牌企业。
贸易板块多元投资,良性循环
这10年,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根据产业发展态势,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在保证国有资本控股的前提下,大胆实行股份制,先后组建了广西嘉德豪力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广西桑莱特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并通过对集团所属贸易企业广西出版印刷物资有限公司进行改革,规范股权结构和不断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实行资源整合,出资收购了广西圣力商贸有限公司,出资控股广西阳光纸业有限公司。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所属贸易企业由10年前的1家增加到现在的5家股份制公司,贸易板块不断发展壮大。
以股份制为重点的体制改革,有效地解放和发展了出版生产力,极大激活了贸易扳块的活力,广西嘉德豪力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广西桑莱特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广西圣力商贸有限公司、广西阳光纸业有限公司发展势头迅猛。2012年广西出版传媒集团贸易板块共完成销售收入21亿元,比10年前的1家贸易公司销售收入增长了近10倍。同时,贸易板块的创新合作为广西出版传媒集团贸易规模的快速扩张奠定坚实的基础,基本形成了既遵循出版产业发展规律又符合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实际情况的产业结构,为实现“双百亿”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投融资板块
完善和壮大产业链
广西出版传媒集团的产业发展离不开投融资,集团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状态,得益于良好的投融资体系。10年来,通过与中国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共融资近26亿元,借助金融杠杆,助力集团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贸易板块也成为集团产业发展最快的板块。广西阳光传奇文化投资有限公司为致力于向社会探索集团多元化投资的子公司。
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投资呈现多元化。10年来,投资累计为3.8亿元,用于重点图书出版、与民营合作成立股份制公司、股权收购、技术改造更新、购置土地资源、基层设施建设等等,效益明显,有效地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完善集团产业链,壮大了集团产业。
地产及物业板块完成土地储备,为转型起关键作用
文化地产及物业经营,是广西出版传媒集团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部署。10年来,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公司和各子公司认真经营好原有的地产及物业;同时,准确判断经济发展形势和集团产业加快发展需要,在南宁市高新区购置两块共147亩土地,开辟了集团新的产业园区,为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持续发展准备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南宁市高新区的土地资源在集团产业转型起到了关键作用。
目前,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在位于南宁市高新区地块上新建厂房、仓库78425.8平方米,有效解决了集团印制板块生产基地问题。腾空位于闹市黄金地段土地资源82.1亩,为实现更高价值开发完成土地储备。10年来,还新建综合楼33677.49平方米,有效改善办公环境和职工住宿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