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创新全面开花
教材发行:经过河北省各店的不懈努力,圆满完成了2013年春季教材发行及秋季教材征订工作,同时,为做好全省中小学教材售后服务工作,省店公司专门成立了教材售后服务中心,配备了专职人员、办公场地、办公设备、专用库房,向社会公布了售后服务电话,为全面提升全省中小学教材售后服务水平打下了坚实基础。
教辅营销:全省各级书店攻坚克难,积极推进公告教辅和市场化教辅销售,上半年多次召开由各市县店经理、教辅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教辅营销工作会议,交流经验,分析问题,研究对策,采取多种灵活措施促进销售增长。截至6月底,2013春公告及市场化教辅材料销售同比增长44.38%。此外,各店还积极拓展大中专和职教教材、幼教教材市场,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8.93%和22.51%。在第二十届“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青少年读书活动用书中,全省共有530万中小学生参加,再创历史新高。
文化大卖场建设:面对全球实体店经营的困境,近年来,河北新华积极探索门店转型升级之路,制定出台了《推动文化大卖场实施方案》,致力将全省门店打造成为具有多元服务功能的文化消费综合体,以满足消费者的复合文化需求。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和努力,目前全省卖场环境不断改善、经营品种不断丰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门店总体销售业绩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文化音像产品销售:一是强化岗位责任制,完善管理流程,从商品采购到收货、仓储、展示、销售、发货、回款等各个工作环节,做到职责到人,奖惩明确。二是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坚持做精品、做名牌,抓住市场主流,提升文化商品的品位。三是坚持以重点产品带动一般产品销售,今年上半年,华源公司通过积极开展店外推销,取得了骄人业绩,《中小学素质教育》、冠林点读笔、《教学大师资源库系统》、《四大名著》、《二十五史》等重点产品共计实现销售收入2100万元。
数字校园产品推广:近年来,河北新华从未来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高度,积极介入数字校园教育装备这一全新的业务板块,今年上半年全省共签订“人教数字校园”产品采购项目39个,合同金额319万元。此外,在教育装备采购招标业务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上半年共实现销售3195万元。
多元化经营:上半年,河北新华多元化经营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华飞汽贸公司、丰盛粮贸公司销售业绩继续稳步增长;以新乐中学、定州中学、满城幼儿园为代表的新华教育板块,也继续保持着在当地教育界的良好声誉和社会形象。在2013年中考中,新乐中山中学考生以优异的成绩,包揽了全市中考前三名。
校园书店建设:校园书店建设是河北新华2013年的工作重点之一,也被列入全省各级新华书店的“一把手工程”。截至今年6月底,张家口、保定、宁晋、新乐、武安、鸡泽、柏乡、临城、遵化、满城、魏县、香河、行唐、丰南等市县区已先后建成校园书店26所,总营业面积达2812.6平方米,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38万元。目前还有一批校园书店正在积极洽谈筹备之中,预计年底全省将建成50多所校园书店。
重点项目建设:京东文化产业园项目招拍挂前期基础工作已完成,目前正在按照当地政府统一规划随时准备参加土地竞拍;石家庄国际图书大厦项目的居民搬迁工作正在稳妥推进;邯郸市图书大厦项目已完成主体竣工验收和外装作业,内部装修工作正在加快进行中;沧州新华文化广场项目规划许可证已经办理,正在积极办理开工许可证和施工前的现场各项准备工作。
多策并举开拓创新
在下一步发展中,河北新华将紧紧围绕河北文化强省建设,特别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要求,全面对接河北出版传媒集团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不断满足和助推企业的创新发展、跨越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勇于创新、深化改革为动力,突破传统书业经营管理模式和发展路径,充分挖掘全省新华书店的整体潜能和资源优势,积极建构河北新华原创性、差异化的企业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着力形成优势、优质人力资源,全面建立“网店+实体店”的立体网络营销体系,大力实施企业品牌战略,全力打造省内外一流的以图书发行为核心和多种业态并向、立体发展的文化产业“新标杆”,圆满完成乃至超越实现“十二五”期间各项任务目标。
进一步深挖教辅市场潜力。认真把握政策,分析市场,深挖潜力,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提升河北省市场化教辅的覆盖率和销售水平。一是制定出台新的教辅考核实施方案,明确教辅生均销售目标,加大市场化教辅用书奖惩力度,对生均高的予以重奖,低的予以处罚;二是认真对照省教育厅印发的教辅用书推荐目录及相关规定,加大面向各市、县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宣传推广力度,充分做好学校代购服务,确保公告推荐教辅品种订全订足;三是实施重点品种拉动战略,加强同上游出版单位的合作,提高研发能力,紧跟教育形势,努力开发适合河北省市场的拳头产品,服务教学需要,不断提高教辅销售水平。
大力推动“文化大卖场”建设。河北新华的“文化大卖场”建设将以打造“图书+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复合经营业态为建设目标,整合全省新华书店的卖场资源、品牌资源、客户资源,引入与卖场环境相融合、与图书经营相匹配的各类文化产品,不断扩大经营范围,延伸产业链条。一是在“文化大卖场”建设方面,坚持走连锁经营的路子,由省店公司统一供货、统一结算,从源头上进行总体把控,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和正在建设的校园书店形成互动,实现文化产品销售渠道的进一步延展;二是建立切实有效的绩效考核办法,敢于打破原有的工资制度,充分体现多劳多得,切实提高一线员工的营销积极性;三是根据卖场自身特点,深挖文化内涵,在商品布局、装修风格等方面下功夫,将卖场建设成为环境优雅、文化氛围浓厚的文化活动载体。
全面升级信息化建设。今后的工作中,河北新华将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以信息化建设的升级,驱动传统产业升级。一是加快业务管理系统建设,即以省店公司总部为中心,对各成员单位进行集中式、一体化、实时监控的管理,实现总部与各基层单位的业务数据共享与交换,使总部对各单位所发生的业务能够做到快速、及时、准确地响应,以达到监控和管理的目的;二是加快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该系统上线后,将实现图书、音像、文教用品到货、编目、入库、退货一体化,图书添配、直配拣选、称重、打包复核一体化和自动化。现代化的拣选、输送和配送系统,使物流中心的各个作业过程高效运行;三是加快商业智能系统建设,通过商业智能系统建立以反映销售、回款、利润及费用等重要管理指标的管理数据库,为管理层经营决策提供深入的数据智能分析。
推动校园书店建设实现新突破。一是认真学习借鉴省内外成功经验,因地制宜,把握机遇,找准突破口,以店校互利共赢合作模式为前提,尽快把校园书店这个经营和服务平台建起来;二是建设校园书店要坚持打好两张牌:服务学生、服务教育。要把这个理念坚持好、维护好,把这个模式经营好、延续好,争取获得校方最大的支持,做到店校共赢;三是充分发挥河北新华书店的品牌优势,做好校园书店建设规划,统一形象标识、统一风格;四是校园书店经营的产品坚持以满足学生学习和日常生活需求为目标,及时准确获取学生需求信息,深挖学生市场潜力,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不断丰富产品结构,真正做到“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
加快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建立电子商务平台是出版物发行业适应网络经济迅猛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省店公司已成立了专门的筹备工作组,正在对国内同行业的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具体实施方案即将出台。省店公司电子商务平台主要以业务信息系统、物流配送系统和省市县三级仓储数据为强大数据后台,通过将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平台与后台强大数据库信息系统进行无缝对接,借助电脑、电视、手机等多媒体终端设备与电子商务平台进行链接,让广大读者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网络交易,为读者提供一个随时随地购书、读书、以及体验交流的交易平台。省店公司数字商务平台在经销纸质出版物的同时,还将把数字化产品、文化礼品等纳入其中,达到业务信息和物流信息的互联互通,建立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实现“双轮驱动”。
稳步推进多元化经营。河北新华在多元化经营方面将始终不渝地坚持“因地制宜、整体把控、个别指导、灵活多样、规避风险”的原则,通过积极探索,稳步推进,力争早日将多元化项目发展成为省店公司的重要经济支撑。一是继续巩固和规范现有优质项目,确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实现发展壮大;二是广泛借鉴同行业的成功经验和案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争取有利政策,因地制宜,积极寻找市场机会,开展多元化经营项目,谋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按照省店公司的要求,进一步盘活各市店子公司、县店分公司的自有资本,统一开展资本运作。
不断将机制创新推向深入。今后,河北新华将继续把机制创新作为内部改革的重头戏来抓,以选人用人机制、奖惩机制、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的创新完善为突破口,不断将机制创新推向深入。一是结合出版物发行行业的特点,强化市场导向,抓住竞争择优、考核评价等关键环节,努力形成符合河北新华实际的选人用人机制,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员工队伍,为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文化企业提供人才保证;二是顺应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以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和工作热情为目标,制定完善的创新奖励机制,每年从利润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激励创新基金,对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奖励,鼓励广大干部员工在创新思维、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服务等方面寻求新方法和新突破,为省店公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能量;三是坚持内部培训和外部学习并举,全面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内部培训以企业日常工作需求为出发点,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对员工队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在外部学习上,将采取与北京印刷学院等知名高校进行战略合作等方式,通过选派优秀员工到大学脱产深造,为企业培养和储备一批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