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完成转企改制,成立了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公司认真学习,深入调研,把握改革方向,深化改革思路,提出“四不”方针,即:社会主义的出版方向不偏;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为北京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不转;企业谋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举的原则不变;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目标不弃。围绕企业改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现代企业制度为依据,以改制为契机,探索、实施新的经营管理机制与运行机制,逐步建立适应市场发展需要、满足首都师范大学需求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现代企业制度与运行机制。经过两年时间的探索,初步形成了内合外联,主副业并举,纸媒数媒、多媒体共进的良好开局,搭建了企业和职工共同发展的优质平台,初步奠定了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坚实基础。
机制探索
★成立教辅子公司,在集中优势、狠抓本版教辅图书的前提下,积极研究探索股权改造和逐步建立职工持股机制。
★组建与民营公司合资的师海公司,借外力促改革,谋求企业更好的发展,目前在中小学二类教材、馆配图书的研发、市场等方面已初见成效。
★成立学师银海公司,利用银海公司技术优势,加快出版的数字化和多媒体进程,力争在出版行业下一轮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公司研发的“幼教综合服务平台”已正式上线运行,短短两月时间已在十几所幼儿园应用,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广大幼教老师和家长们的好评。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在高校教材、学术著作和各种教育类图书等传统优势板块的基础上,着力拓展社科、国学等出版方向。
重点图书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目前已出版了“北京社科名家文库”丛书共计40余种。该丛书集中反映北京社会科学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各个学科领域的重要贡献,展示了北京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是北京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和特色的一次集中展示。“十一五”重点图书“书林守望”丛书(20册)是著名老编辑人关于编辑经验和编辑体会的著述,是一项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老编辑人经验的文化工程。“十二五”重点图书“后现代主义论丛”即将出版,后现代主义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社会的广泛的文化思潮,自产生后在国际社会有着较大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后,后现代主义传入中国,在我国哲学、文学、史学、政治学、伦理学等领域有着一定的影响。该丛书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从逻辑与历史统一的原则出发对后现代主义的产生、发展、主要流派其及国际国内影响进行较为全面而系统的研究。这项出版计划将大力推动后现代主义问题的研究,加强与国际同领域专家对话,也将有利于繁荣我国文化问题研究,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该丛书虽是学术类著作,但由于作者都是此领域的专家、教授,行文流畅、论证清晰,不仅适合专业读者阅读,也适合广大哲学爱好者阅读。
另外,在社科方面,该社还出版了“西方哲学东渐史”丛书、“中学西渐史”丛书、《20世纪中国美学史》、《活力地球》等图书,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其中大部分还获得了各类出版奖项。
特色板块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积极开展国学应用研究工作,做好国学的普及工作,努力探索国学产业化的有效模式,创造条件促进科研、教学成果向社会应用方面的转换,使国学文化产业走向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通过这些活动,将会更好地把国学渗透到人们的道德、习俗以及生活方式之中,使国学对当代社会起到潜移默化的积极规范作用。
该社已出版的《国学备览》是一套中等规模的古籍丛书。该书收入了先秦至晚清2000多年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名著81部,按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编排,涉及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科技、蒙学等。
《年度国学》是一部年鉴性质的国学发展报告,由国学领域各大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学者撰写,反映了每一年度国学界的总体发展状况。
《国学三部曲》针对国学的现状,何谓国学,国学的基本问题等进行总体论述,集作者一生之心血,带领读者全面深入、科学地了解国学总貌。
除了比较高端和学术的大型丛书外,该社还推出了很多面向社会大众以及青少年的国学经典丛书,如“中国古典文学十大家新传”系列、“青少年经典阅读国学”系列,让青少年更容易吸收我国灿烂的文化。
此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注重教材板块层次化,在已有的北京市基教教材基础上,拓展了素质教育教材、高师培训、对外汉语等大专教材及小学教师本科教育教材。教辅板块精品化,精心规划、重点打造,走特色化、精品化路线。
近年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荣获了多类奖项,包括:第一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原新闻出版总署第一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奖、北京市第二届出版物奖优秀图书奖、第四届北京市优秀科普作品奖优秀奖、第八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奖、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首届优秀学术著作奖二等奖、2012年北京市出版局颁发的“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等。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不断摸索、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和充满活力、竞争力的微观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出版社经营管理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坚持特色、优化结构、面向市场、开拓创新,力求成为产品结构合理、比较优势显著、资产利润率和人才创利水平先进的、特色鲜明的专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