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大众生活类图书领域,有一部分菜谱书的设计颇具新意,例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推出了首部二维码“会说话的菜谱书”、凤凰联动公司策划的文化与菜谱结合之作《舌尖上的中国》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与以往一些单纯罗列菜单菜谱的图书不同,这些菜谱书加入了漫画、视频乃至文化等等各种各样的元素,让这些作品更加与众不同,也获得了更佳的销量。这些菜谱书到底有哪些特色?本报道就着重挑选最近市面上比较“不一样”的菜谱书公诸同好。
菜谱书近期热点:数字菜谱书
如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离不开手机,随时随地方便上网、刷微信、刷微博,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数字媒体+传统纸质”相结合的“菜谱书”就是满足人们当前的时尚需求,读者可通过手机或iPad扫描二维码,就能收看每道菜谱的视频操作。包括《会说话的家常菜》、《会说话的大众菜》、《会说话的川湘菜》、《会说话的凉拌菜》4个品种,目前正在预售状态。
该套书责任编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生活美食图书事业部编辑高惠京告诉记者,尝试突破一般纸质菜谱书“默默无闻”、只能通过文字和图片传统阅读的方式,让菜谱书自己开口说话,让名厨亲身演示,真正让读者和图书互动,做到名副其实的“中国首套会说话的二维码互动型菜谱书”是他们策划该书的初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套“会说话的菜谱书”中每道菜从视频开始到视频结束的时间就是制作这道菜真正所需的时间,这样可以实现边观摩边操作,改变过去一边翻看菜谱书一边忙乎锅碗瓢盆的尴尬状况。该套书由保健营养大师、中华名厨陈志田主编,书中每道菜的视频都由名厨亲身示范。
去年,第18届世界美食书展在法国巴黎举办,来自世界60多个国家的出版商参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首次参展并展示了近百种美食美酒图书,包括食谱、茶饮、酒类、饮食文化、食品科技、烹饪工艺等系列图书。据高惠京介绍,正是这次展会上,他们发现饮食图书在新媒体出版方面的发展方向,看到了欧洲出版社在图书上使用二维码技术链接到视频,以更加具体的操作视频指导读者学习烹饪。目前,该社与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合作,正在新浪微博开展“寻找中国书业好味道”大型竞赛活动展,在社内微信端也有分享链接。
菜谱书内容创新:文化及养生
随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相关同名图书也热了起来。据凤凰联动资深编辑宋健梅介绍,如今“舌尖”系列已经出到第8本,并且开辟了新的主题套系,也证明了特色菜谱在市场上的不错表现。该书摒弃了以往“一千例”、“五百道”等单纯追求数量的做法,转向内容的挖掘和精细。在细节上,该书每道菜的选择和菜前有关乡愁的文字简介,都秉承了“食以载道,文化过喉”的舌尖理念,将文化与菜谱相结合。该书首印达1万册,目前还专门针对企业团购推出了特别定制版。
无独有偶,电子工业出版社近日出版了主打中华饮食文化的美食书《食在八方》,也为一本美食书赋予了独特而浓郁的文化气息。据该书责编张冉介绍,该书汇集了对国内各大菜系了如指掌的名家、学者,以及各中门派代表人物和传人对历史、食材、传说、诗句乃至菜品的精彩诠释。通过这些诠释和讲述,《食在八方》串联起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十大菜系。
巧的是,《食在八方》同样也以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食在八方》纪录片为蓝本,采用了微微发黄且有质感的纯质纸,同时还随书附赠同名纪录片精华部分视频片段。该书首印6000册,目前销售情况良好,预计在年底前安排加印。
另一方面,如今在食品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的“肥胖症”、“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因油水过于充足、大鱼大肉、饮酒无节制等不健康饮食方式而诱发的疾病日渐成为人们熟知的词汇。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也看重了这个契机,编写出版了《舌尖上的营养与能量》,该书倡导的饮食理念是,均衡营养配比、合理能量摄入;掌握好“量”与“搭配”,远离富贵病。
将养生与菜谱书相结合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该书详细介绍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各种食材的营养成分及其被人体吸收时的特点,对于常见的家常菜和各大菜系中的名菜,也从化学的角度进行了剖析。其中“用丰富可靠的科学数据说话”另读者颇为认可,通过介绍常见食材、菜肴、饮品的能量和营养成分,特别关注了其中的化学成分、生物成分和潜在的健康及医疗效应,提倡食不厌“精”的饮食概念,科学量化分配,通过精确计算饮食能量,关注饮食中化学和生物组成、合理营养饮食以期帮助大众达到不过量饮食、不浪费食物的目的,倡导健康饮食和低碳生活。
该社营销部编辑陈敏婷还告诉了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一些科学饮食小窍门,例如,“煲鱼汤的关键是一定要用热水。因为冷水会使蛋白质骤然收缩,鱼质纤维变老,水解蛋白析出也变得困难,不利于熬出如牛奶般白滑的浓鱼汤,口感自然大打折扣了。”再如“羊肉含丰富的蛋白质,食用羊肉后不宜立即饮茶,因为茶中的鞣酸会与蛋白质结合,易引发便秘。”“众所周知,猪大骨熬汤喝,是一种很好的补钙方法。在骨头汤煮沸过程中,应适当加一些醋,这样可使无机钙盐变成醋酸钙溶解出来,提高骨头汤中钙离子的含量,使其营养价值更高。”据了解,《舌尖上的营养与能量》首印6000册,上市一个月内就重印了1万册以满足市场供需。
宋健梅同时也谈到了一些其他现象,例如如今有些菜谱在版式和内容上确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但实用性不高,作为一本指南类型的书籍,如果读者看完还需要去网络上搜索相关材料才能使用,那肯定不可取。所以在编辑的时候要确实能照着书中内容做出菜来才可,不能本末倒置。图片的风格也是重点,宋健梅认为,图片拍得诱人固然重要,但精致到不食人间烟火气的图片也不符合实用的主题,凤凰联动编辑团队在拍照前会跟摄影和美术指导沟通,比如做菜的环境要营造家庭的温馨而不是五星级酒店的奢华,做菜的工具、盛菜的碟碗不要太高级,碟碗边缘的面粉油点不要处理得太干净等等,这些细节都能影响读者对整体书的感觉,而不仅仅是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