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中国传媒周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动漫期刊如何破解“短命”难题
~~~动漫期刊如何破解“短命”难题
~~~动漫期刊如何破解“短命”难题
~~~动漫期刊如何破解“短命”难题
~~~动漫期刊如何破解“短命”难题
~~~动漫期刊如何破解“短命”难题
~~~动漫期刊如何破解“短命”难题
~~~动漫期刊如何破解“短命”难题
~~~动漫期刊如何破解“短命”难题
~~~动漫期刊如何破解“短命”难题
~~~动漫期刊如何破解“短命”难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向左走,向右走?
动漫期刊如何破解“短命”难题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实习记者叶涛

  一边是动漫新刊鱼贯入市,一边是杂志社成立两三年便倒闭关张;一边是动漫市场价值高涨,一边是经营业绩大幅下滑;一边是网络动漫、手机动漫风生水起,一边是纸质出版日渐式微……近年来,处在产业化初期的我国动漫产业正遭遇“成长中的烦恼”,市值与营收“两张皮”现象严重,作为动漫产业重要平台的动漫期刊也不能幸免,生存境况堪忧。

  近日,我国资深漫画出版人金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中国大陆漫画出版近年来仍在增长,但很可能只是表面繁荣,目前有着“深深的危机感”。

  据金城介绍,从表面上看,中国漫画杂志市场日趋繁荣,越来越多出版商投资做动漫杂志。但作为一名有着20多年经验的漫画出版人,金城依然不掩其担忧,“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平面出版整个大趋势不好,漫画很难独善其身。中国漫画人应未雨绸缪,提前谋划在互联网、手机新媒体时代自己能有什么样的企图和作为”。

  动漫出版的多事之秋

  在神界公司总经理邵清看来,上述现象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几年之前就已经显露出类似的征兆,她自己就有很多这样的亲身经历。邵清回忆说,三四年以前,作为一家纯粹内容制作为主营业务的动漫企业,神界动漫在动漫出版业内颇受青睐,尤其是不少刊物在创刊之初就主动找上门来要求谈合作,但往往是稿子上刊没多久,该刊物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迅速在出版市场上销声匿迹。

  邵清告诉记者,“所以当时我们就已经预示到,不久的将来,中国原创漫画必然进入一个‘军阀混战’的时期。特别是2002年漫友旗下《漫画世界》、2006年知音旗下《知音漫客》的相继创刊并获得空前成功,标志着真正中式原创漫画期刊的诞生。这两大原创漫画刊物就像两面旗帜,为行业树立了典范,也为无数场外资金进入动漫业找到了理由。于是乎,市场上如雨后春笋版涌现了很多动漫刊物,且基本都立足于中式漫画风格,坚持全彩色。”正是这些纷至沓来的盲目投资为后来不少刊物的停刊退市埋下了伏笔。

  对一份动漫刊物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经验成熟的主编、编辑和运营人员,此外还要深入研究市场状况、了解原创漫画的风格理论构成。“而我们现在经常是一堆非专业的人在做专业的事情。做刊物不是有钱就行,还需要专业化的人才和素养,成本投入和渠道发行的拓展也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仅仅看到市场潜力非凡就一头扎了进来,在市场上折戟沉沙并不意外。”邵清称,按照规律,动漫刊物创建之初的头两三年往往是一个打造品牌的关键期,能否顺利度过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创刊前期的准备和研究分析。

  此外,随着国内IT产业的升级发展,以移动互联网为主要特色的新型IT产业开始逐步壮大,原本就饱受数字出版威胁的传统出版市场更是雪上加霜,利用更为便捷的移动通信技术以及高速3G网络,数字出版在以更快的速度蚕食传统期刊的市场领地。

  “网络上到处都是免费的动漫资源,这导致越来越多的读者习惯于免费阅读。而且,随着国内动漫爱好者审美水平的提高,读者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某些刊物适应了部分市场的需求,会有不错的市场表现。但如果都采取同样的方式,一窝蜂地去模仿,走其他刊物走过的路,确实会导致很多刊物的失败。”《尚漫》杂志主编付娇表示。

  曾于2006年停刊后又艰难复刊的《北京卡通》杂志在眼下的办刊热潮中再次倒下,自2013年1月起便再未出刊,尽管该杂志曾成功推出过《梦里人》、《我街》、《米米》等经典作品,但无法赢利的事实仍轻易将其击倒。

  赢利难题如何破解

  如何扩大营收为刊物发展广开财路?在行业浸淫多年的付娇认为,动漫期刊单靠期刊本身盈利是不够的,动漫产业的盈利点最大的是在于授权。对于动漫期刊来说,广告非常重要,但绝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在杂志上登一页广告,而是通过期刊平台,打造优秀作品和形象,让这些作品和形象去吸引广告厂商,做授权、做代言。其实,把思路放宽了就会发现,发展的道路是很宽广的。“对于尚漫来说有几大盈利点,比如图书、商城、无线,但对我们来说,更期待的收益是漫画作品和形象的授权。”

  关于作品和形象授权的赢利路径,付娇告诉记者,“《尚漫》旗下拥有数千部作品,我们从中培育最优秀最有人气的作品,进行长时间的策划和运营,在推出后会比较快速地拥有大批粉丝,在不停打造作品和品牌后,未来的授权之路我们会越走越宽广。”

  据付娇介绍,目前《尚漫》正推出的旅行绘本图书《悠游漫绘馆》系列授权厂商做衍生品,将网站作品《最帅英雄传说》以及我们重点打造的职场形象小葵授权厂商做服装和鞋,这些都是尚漫的授权业务。此外,广受好评的连载作品《侍灵演武》在今年5月还授权五星电器用作品主角的官方coser,做形象代言;《侍灵演武》的同名动画片项目现在业已启动;同时,这部作品的游戏授权同样已经落实。

  《漫友》同样是擅长在惨淡行情下获取成功的“异类”。在大多数动漫企业在机械式地依靠项目与项目之间的叠加来进行产品与产业的延伸之时,漫友文化已经谋划着从现有资源出发进行更深层次的纵向延伸,首当其冲地就是“以期刊带动图书出版”。 (下转第14版)

  (上接第13版)据《漫友》杂志社社长金城介绍,通过期刊连载,发现有市场价值的潜在图书出版资源,为出版图书做有针对性的第一手市场调研,并自然而顺利地将期刊消费群转化为图书产品的消费群。同时利用期刊对图书产品做后续的市场与品牌维护和服务,以及对发行渠道等资源优势进行整合,降低市场风险,提高发行数量,延伸品牌价值。另外,漫友文化对于动漫产业链中的衍生品、新媒体等市场的关注与重视从来都未曾放松,比如《爆笑校园》中的“呆头”,通过品牌授权、委托代理、独立加工等多种商业操作模式,正全力开发这批拥有稳固市场基础的漫画形象。

  在总结逆市赢利的成功经验时,金城表示,对于漫画杂志的运营者来说,时刻谨记品牌化的经营理念,在市场化运作的基础上,稳步持续提高杂志的作品质量和发行规模,仍然是当前漫画杂志创造市场价值的不变法则。

  顽强抵抗不如善加利用

  中日两国的动漫产业渊源颇深。虽然日本是传统漫画强国,也是全球漫画产业的重要标杆,但面对数字出版的洪水猛兽,日本传统动漫期刊感受到的冲击并不比中国弱。

  据了解,近年来,日本商业漫画市场逐渐缩水,出版社的利润主要来自漫画单行本的销售额以及部分作品的影像制品、衍生品授权费用,几乎所有的漫画杂志都在赤字经营,迫于形势,连一些大型漫画出版社的漫画杂志都宣告停刊——如集英社的《月刊少年Jump》和小学馆的《YOUNGSUNDAY》,连出版了50年的漫画杂志《漫画SUNDAY》也画上了句号,角川书店更是在今年内连续将《4格漫nanoACE》和《NewtypeAce》停刊。

  眼见漫画出版大滑坡的势头愈演愈烈并蔓延至中国,国内不少漫画期刊从业者惊呼“传统漫画期刊会消亡吗?对抗数字出版的良方是什么?”邵清表示,数字动漫对传统行业的冲击势头无法阻挡。因为整个世界都在朝着数字化、多媒体化不断发展着,无论主观愿意不不愿意,它终究是一个不可改变的趋势。在这种形势下,与其对抗,不如利用。邵清认为,“在相对比较长的时间内,纸质书是不会消亡的。纸质书刊有它生命力和优势,也有忠实的读者群。关键在于怎么利用数字网络这个手段和渠道推广自己的东西。”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近邻韩国,数字化动漫已经逐步从最初的扫描实体漫画上传发展到了制作网络专有的动漫作品,更有不少网络动漫作品因高人气而被制作成了电视剧与电影。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漫画巨头Marvel和DC更是早就开始了数字化探索之路,借助iPad等移动互联网终端力推阅读体验接近电影院体验的数字动漫。

  这让漫友文化意识到:数字化是拓展市场、提高销量的重要方式之一,这个市场潜力巨大,同时也迫在眉睫,从而在国内率先试水数字化业务。目前,漫友文化是国内极少数几家获得“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的动漫企业之一。付娇也坦言,数字化对《尚漫》的成功功不可没,因为从诞生之日起,《尚漫》就是全媒体运营的模式。对于尚漫来说,杂志和网站是两个平台,可以彼此互动、输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分销视野
   第03版:专业出版
   第04版:广告
   第05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06版:文化·人物
   第07版:小说
   第08版:生活
   第09版:财经
   第10版:童书·文史
   第11版:书评·综合
   第12版:书评·综合
   第13版:中国传媒周报
   第14版:专题
   第15版:综合
   第16版:综合
向左走,向右走?
导读
解放、文新集团合并不会有报纸因此停刊
“电子书包”台湾报业拓展市场新途径
“秋风”行动集中扫除假报假刊假记者
上海学术刊物《台海研究》创刊座谈
《家用电脑与游戏》杂志停刊
原创动漫的“中国梦”
美国刊业Q3广告继续下滑
瑞典:定制杂志立等可取
广告
中国图书商报中国传媒周报13向左走,向右走? 2013-10-15 2 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