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连锁”是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公司为开拓城乡及广大农村图书市场、扩大图书网点、方便读者购书而建立的一种图书连锁销售模式。该模式通过加盟连锁的办法,与各城乡书店(主体是民营书店)合作,采用“统一标识,统一信息平台,统一业务流程”的“三统一”规范操作。浙江新华“小连锁”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获得许多成功和不成功的经验。从2012年销售情况看,276家“小连锁”创造销售码洋7049.9万。2013年上半年新开17家“小连锁”,书店总量达到293家,总销售码洋则为4045.2万。作为一种颇具特色的书店形式,在实体书店经营普遍遇困的今天,“小连锁”的迅速发展无疑是给业界的一剂强心剂。笔者欲从“小连锁”的乡镇连锁店、校园连锁店、社区街道连锁店、商场超市连锁店四种类型出发,解析“小连锁”的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原因。
乡镇店:乡镇“小连锁”是占比最多的,截至2013年6月共计205家,占比69.28%。由于多方面原因,很多乡镇“小连锁”开业不过两年就难以为继。譬如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2011年开出一家“小连锁”,月最高销售额仅3000余元,开业不到4个月就被迫关闭。
不过东阳市新华书店的做法值得借鉴。东阳市店现有“小连锁”6家,其中乡镇“小连锁”5家,2012年的总销售额为279.8万元,今年上半年则已达171.8万元,图书销量和经济效益逐年稳步增长。笔者分析其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6方面:
一是重视前期市场调研,在东阳全市范围内筛选最适合的开办地点,先易后难,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同时对合作对象也展开全面考察;二是争取各方支持,提供创业服务。譬如在创办阶段,浙江新华给予了电脑(或宽带)费、店招费用补贴等,部分乡镇政府还给予房租补贴;三是实行多元经营,图书与小超市相结合的盈利模式;四是以需求为原则,注重图书采购适销对路,并做好书店间的图书互补调剂;五是开展市店对“小连锁”的“一对一”、“点对点”帮教服务;最后则是每年不定期举办业务会,并展开优秀“小连锁”评选,增加经营积极性。
校园店:校园店是最具活力的“小连锁”,一般以品牌共建的形式与校方合作。由于有学校的支持,租金和其他费用相对较低,同时销售由于有教辅保底,这些都为该类书店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丽水市目前共有“小连锁”18家,其中校园店13家,且大都发展迅速。譬如该市松阳县的4家校园店,今年上半年销售额占到该县县店总销售的10%,发展潜力巨大。
一般说来,校园店最好选址在寄宿制的封闭式学校,同时加强自身与学校管理的同步,并尊重学校师生的图书选择。上述丽水市校园店的经验值得参考。丽水市店与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商定的合作模式主要有4种:规定学校每年教辅采购不少于××万,书店给连锁店的教辅在规定的折扣上顺加×个点优惠给学生,一般图书按统一折扣给校园店;所有图书(含教辅)顺加×个点给校园连锁店;以折扣支付租金形式连锁校园店,外加一个临时工工资由书店负责,教辅按一定折扣由新华书店与学生直接结算;书店按进货价顺加×个点给校园店,并帮助校园店支付一个临时工工资,教辅按一定折扣由学校与学生统一结算,利润差额给学校图书馆作为添置新书专项经费使用。视不同情况,这四种模式可灵活选用,相较而言,第一种模式较简单,且易于操作。
除了常规地进入小学、初高中,目前校园店已开始进入大专院校,它们均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
社区街道店:该类“小连锁”一般处于繁华市区,由于这些地方新华书店实体店、个体书店相对集中,社区街道店生存空间狭小,在四类“小连锁”中成活难度最高。如嘉兴市店,2009年至今共建立过6家社区“小连锁”,到2013年仅存3家。
笔者发现,生存较好的该类“小连锁”都极为注重凭借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地展开营销。嘉兴市三水湾店早在2004年就加入“小连锁”,近年来其销售额翻番增长,今年上半年已达73万元。回顾其成功原因,客观是城市发展,原有新华书店不能辐射到所有街道,同时由于地处学校附近,大量学生群体颇为稳定。由此,该店经常到各单位和学校推荐图书,同时每年开展两次大的学校售书活动,收效颇佳。
商超店:该类书店大都在人气旺盛的好地段,且可有效弥补传统书店经营上的不足,譬如弥补新华书店关门早、顾客群体较为单一、员工管理方式单一的不足。据笔者调查,商超店的图书销售高峰一般在新华书店关门后的一小时,销售额约占全天总销售的四分之一;商超店的顾客群体区别于新华书店,相当一部分的顾客平时较少光顾书店,但会购物时顺带购买图书;同时参照商场的管理方式管理员工,有效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该类书店中,发展比较好的是上虞市店的万和城店。在600平方米的营业面积中,8名营业员2012年创造了430万元销售额,今年上半年也已达到200余万元,占该市新华书店中心门市部销售额的50%。然而也出现了由于超市促销、返点费用递增导致书店经营困难的现象。
究其成功之道,离不开丽水市新华门店的支持。据了解,该市新华门店不仅积极为连锁店策划作家签售活动,同时还帮助做好宣传推广工作、密切关注销售动态、定期进行现场指导、不定期对营业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