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专业出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领导观念决定数字出版工作推进
  ■曹希莎(福建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

  数字出版作为新闻出版业的战略新兴产业,已被公认为21世纪出版业的发展方向。笔者认为,当下出版社领导由于成长的时代、学业背景、年龄老化等原因,对数字出版或多或少存在陌生感、茫然感,从而在观念上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影响了当前推进数字出版业的进程。数字出版的推进离不开出版社领导观念的跟进。出版社领导作为企业的领军人,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尽快转变观念。

  主动转型,有所作为 不得不承认,传统出版社的主营业务正在缩水或艰难为继,实体书店的倒闭声不绝于耳;“读屏”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一种潮流、一种趋势。谁也无力改变我们正在听到和看到的这种趋势。从市场到政府的战略规划、组织机构的组建,我们都真切感受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势。“出版转型”、“数字出版”已成为各种出版规划、总结等必提的关键词。不论是出于对出版社未来生存与发展的谋求,还是对工作业绩的考虑,抑或履行社会责任,出版社领导当前要做的就是改变怀旧、观望、侥幸心理,对数字出版的重要性和不可逆转性以及加快出版数字化进程的迫切性应有清醒的认识,这是出版社主动转型的基础,它关系到出版社能否在未来的竞争中抢占先机,立于不败之地。

  主动学习,有所了解毋庸讳言,目前出版界的领导和业内人士对数字出版涉及的相关技术大多缺乏研究和认识,在出版业内应用数字技术的意识普遍滞后,大多数人习惯于旧的业态,从传统出版单位内部信息化程度比较低就可窥见一斑。不少出版社领导对数字出版产业、政府推出的相关政策关注程度不够,对技术了解甚少,对数字多媒体产品的内容的表达形态、传播形式、销售业态、阅读方式都不熟悉。所以对数字出版感到陌生和茫然在所难免。为此,社领导不能满足于既往的工作经验和业绩,固步自封,或主观臆断、拍脑袋行事,应以与时俱进的积极的精神面貌,带头关注数字出版动态,密切追踪了解数字技术、通信技术、互联网产品进展和数字出版最新模式,虚心学习相关新知识,至少具备与下属和数字出版可能的合作方沟通对话的“共同语言”和理解力,以便参与和推进本社数字出版的发展,切实对下属工作加以理解、支持和指导。

  主动规划,有所开拓不谋事无以成事。要发展数字出版必须要制定战略规划,有一明确的推进方向和目标。社领导要解放思想,不能抱以淡漠、排斥的态度。在为稻粱谋以及规划主题出版、走出去、产品线建设、产业多元化等之余,应分出精力思考关乎本社未来发展的数字出版的出路何在。既要认真规划数字出版的基础建设,做好基础工作,如把出版社的ERP系统和数字资源管理库(系统)等规划好、建设好,盘清数字资产的拥有量和可深度开发的资源,对已有内容资源加工好,培育和维护好细分市场的品牌优势,申办互联网出版资质,等等;还要从社情出发,认真分析本社核心的、优势的出版资源和编辑力量,着眼于长远,制定适合本社发展的一个清晰、可操作的数字出版发展战略目标和发展途径。仅仅依靠成立一个“数字出版部”,对现有旧书的电子文件进行处理后对外合作,或参加相关会议,或将数字出版的战略规划交给数字出版部主任或几个人思考、摸索和“制定”是无法实现向数字出版华丽转身的。

  主动育人,有所造就 数字出版需要一支融合技术、出版、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单一型人才难以推进数字出版。传统出版社中数字出版人才普遍匮乏。出版社领导要高度重视数字出版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既要循序渐进地通过ERP系统、社网站群等向全员灌输数字出版理念,培育全员实现数字出版意识,鼓励员工体验各种数字化产品和数字出版物,做数字出版的有心人,同时还要加快培养、引进以及磨炼人才的步伐。如通过组织培训、参观见学、与相关机构合做项目等来调动编辑转型的积极性,提升编辑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促成编辑转型;通过引进人才,壮大专业队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分销视野
   第03版:专业出版
   第04版:广告
   第05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06版:文化·人物
   第07版:小说
   第08版:生活
   第09版:财经
   第10版:童书·文史
   第11版:书评·综合
   第12版:书评·综合
   第13版:中国传媒周报
   第14版:专题
   第15版:综合
   第16版:综合
病患出书贴近性市场性几何?
《C++ Primer中文版(第5版)》全新升级
基本药物目录规范合理用药
测绘社赠书暨绘画比赛在中国儿童中心举行
国文传媒联手华夏银行办作家巡讲
领导观念决定数字出版工作推进
“AIAA航空航天系列”再添新品种
中国图书商报专业出版03领导观念决定数字出版工作推进 2013-10-15 2 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