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电影+”日前成立,成为继腾讯游戏、腾讯动漫、腾讯文学后,腾讯互娱的第四大泛娱乐业务平台。当天举行的“腾讯互娱艺术高峰论坛”更值得关注。包括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总裁王中磊、博纳影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于冬、万达文化集团副总裁叶宁、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黄群飞、和力辰光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力、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所长丁亚平在内的多位大腕出席。与图书类似,传统电影制作及发行也面临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强烈冲击,于冬甚至发出“未来的电影公司都将为BAT打工”的观点,引得业界一片哗然。“腾讯电影+”作为新来者,其围绕优质IP的“泛娱乐”运营模式得到了前述嘉宾的认可。他们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为传统电影注入互联网基因?书业同样在思考这个问题,而在与影视跨界愈发频繁的情况下,这些电影大腕的观点颇具借鉴意义。
围绕优质IP提供泛娱乐体验
腾讯副总裁程武表示,以IP为核心的“泛娱乐”战略,就是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多领域共生,打造明星IP的粉丝经济。基于此,“腾讯电影+”最大的不同点有三:
第一,腾讯互娱有许多具备庞大用户基础的IP,不管来自于文学平台、动漫平台还是游戏平台,他们都不仅仅是个名词或产品,而是一个个有数千万甚至数亿粉丝追随的好故事,而电影最核心、最稀缺的就是好故事。
第二,腾讯互娱是一个有内容、有互动的用户平台,腾讯互娱考虑的不是简单地把一个IP进行授权。在游戏平台上,有许多游戏的内容,每款游戏可能都有数千万的用户每天在体验游戏,自己创造游戏世界。文学和动漫平台的用户每天也都在追踪作者的创作动态,都在等着看故事的更新内容。这是一个不断聚合、影响粉丝的过程,因此,这些IP的电影改编完全可以和其他的平台进行充分的互动和融合。
第三,腾讯有QQ、微信等平台,有各种虚拟的社交圈子,用户可以对作者进行反馈,也可以跟其他的玩家、读者、动漫迷和影迷去分享,所以如果把这样的过程放到整个电影创作的过程中,就可以给导演和制作团队很多不同的刺激和灵感,可以为电影的创作带来全然不同的过程,并因此做出不一样的作品。如果加上行业都在谈的众筹、大数据、互联网精准营销,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粉丝转换率,最终用创新的方式,将优质的IP打造成更好的影视作品。
显然,通过与行业伙伴的合作,“腾讯电影+”是要为腾讯平台聚拢的数亿用户提供基于特定明星IP的优质电影作品以及围绕这些IP展开的多元泛娱乐体验,同时也希望能结合游戏、文学、动漫等业务探索不同形态的电影,在不同业务的泛娱乐融合中找到一些不同的创新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文学作为优质IP的最佳来源之一,在“腾讯电影+”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其公布的首批明星IP电影计划内,包括了莫言的作品《藏宝图》,网络小说《择天记》、《星河贵族》、《重生之别惹豪门千金》和《凤鸣宫阙》。
拥抱互联网回归用户价值
尽管于冬“未来的电影公司都将为BAT打工”的观点不乏争议,但他点出了电影产业或已到了一个关键的拐点——互联网时代和金融资本时代将对电影产业产生巨大、革命性的冲击。他认为,腾讯互娱给传统影视行业提供了许多在明星IP内容创意上的启发和想法,也为新的电影格局提供了一个庞大平台。
面对以互联网为主要连接载体的互动娱乐时代,王中磊坦言,华谊兄弟也在做大幅度的自我变革,不仅开始进入游戏领域,而且全面调整了内部架构。他指出,“腾讯电影+”给影视行业带来两方面的启发和改变:以IP为核心即“内容为王”,IP是影视行业最核心的部分,互联网时代可以让IP从一个死板的创意变成影视公司与观众之间的多元的情感连接,比如游戏转为电影、粉丝互动等;以前传统影视行业是以创意者为中心导向观众,互联网时代则是观众导向创意者。
随着近年各种IP改编价值的展现,电影行业也开始越来越多地讨论IP,但“腾讯电影+”直接以IP为核心的思路还是让这些电影大咖有新的触动,即如何更好地回归用户价值。叶宁参考好莱坞娱乐帝国的经验,指出IP的价值最重要的不在电影这一块本身,而在于渗透到其他不同平台。在他看来,只要手握IP,就有可能去做线下主题公园或者创造其他新的用户体验方式,了解用户、吸引用户,让用户为其买单。
黄群飞则从粉丝经济角度来分析运营优质IP的好处。他介绍说,今年暑期档的电影票房是112亿,同比上升55%,表现最亮眼的《小时代》、《后会无期》等均是粉丝电影,互联网在其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看到“腾讯电影+”推出的首批明星IP电影计划,李力表示振奋。他认为,“腾讯电影+”打破了传统影业公司对于电影的一些惯性的思维和定义,开始转向对于IP自身价值及IP增值服务的更多思考。传统的电影公司要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打造内容本身的同时,更为电影观众提供更多样、更优质的内容。电影创意营销已经离不开互联网思维,传统电影公司要借助互联网思维,让电影成为“会飞的猪”。
丁亚平作为电影学术界的代表,表示“腾讯电影+”的核心是跨界和连接,或者说用优质的互联网产品去满足、创造用户需求。在多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这充满了无限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