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2月4日,该报在头版头条转发了人民日报刊出的读者来信《一个复杂的营业时间表》,反映哈尔滨一家新华书店门市部,一周每天营业时间不定,星期一“内部会议”提前关门,星期二“内部清扫”推迟开门,星期六、日营业时间也非常规,“一个星期竟有四天是‘特殊情况’”,使来店读者多次遭闭门。对此,读者议论纷纷“这是个服务态度问题。为什么只让群众方便他们,而他们不能方便群众”。
当期《图书发行》在头版发表题为《坚决纠正不顾读者利益的错误作法》的短评,明确这不是“小事”,而是“关系到千百万读者利益的大事”。全店“应该自觉地来一次检查”,“检查一下营业时间安排得是否适当,有无随便变更营业时间的现象”,“检查一下自己的群众观点及经营思想,并迅速采取必要的组织措施加以纠正,以便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春节销售
60年前1955年的春节是1月24日,当年2月份的《图书发行》对在这个中国百姓最看重的传统节日里,新华书店的动态多有关注,仅2月4日、11日两期,以“春节”为关键词的销售报道就有4则:
2月4日2版《北京分店在春节期间坚持年画发行》报道:北京市分店“1月24日至26日3天,共销出年画一万三千八百多张。王府井、西单、石景山等门市部都辟出专售年画的地方,供应年画。”“各门市部还组织人员到群众聚集的地方,如中山公园、劳动人民文化宫、东安市场、天桥、厂甸等处去摆摊。”
2月4日头版《四川各店积极配合春节文艺活动》报道:“四川省各店积极配合春节文艺活动,发行有关通俗读物、剧本、唱本、歌曲等十五万九千余册,年货四百多万册(张),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2月11日头版报眼:图片新闻“春节来了,安徽合肥支店门市部准备了大批新年画供读者选购。”
2月11日3版:《春节流动在北蔡镇》介绍江苏川沙支店春节期间组织流动队到北蔡镇供应图书年画。“书摊摆在北蔡镇合作社的门口,人们一看到‘新华书店流动供应队’的红色横幅,就围拢来了。”
经营导向
作为新华书店总店主办的行业报,《图书发行》重视对全行业的业务指导和经营导向。针对当时部分书店出现的单纯追逐销货数字的倾向,2月25日其在头版头条发表题为《坚持社会主义经营原则纠正单纯追逐数字的偏向》的评论。批评“有的店为了完成销货任务,采取所谓‘冷(滞)热(畅)搭配’‘成卷出售’变相摊派的办法”,“只跑大机关,不跑小机关,只抓重点书,放弃一般书,只顾销厚本书,看不起薄本书”。明确指出,“单纯追逐销货数的后果,是降低了对群众服务的质量”。其“真正原因,是对于社会主义企业经营‘一切为了人及其需要’这一原则缺乏真正的理解”,忘记了“书籍是思想性的商品和一般商品不同,不应为发行而发行。”
与该评论相呼应,当期4版,刊发上海分店的文章《单纯追逐销货数字对于我们事业的危害》,总结该店1954年“工作中突出暴露了单纯追求销售数字,不注意工作质量和政治效果的偏差”。“在抓销货的同时,忽略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改善”等经验教训。
点评:60年前,《图书发行》就单纯追逐销货数字问题的经营导向,至今有现实意义,与当下不单纯追逐GDP指标,可谓异曲同工。
头版报忧
敢于报忧,大胆报忧,是新生的《图书发行》的一大特点。1955年2月18日,该报头版以显著位置刊出的《全店1月份销售计划执行情况不好》的报道,凸显了这一特点。
报道直言:“二分之一的店没有完成计划”。其中28个省市分店中,有17个店“没有完成全月计划”;24个城市店中,有13个店“未完成全月计划”。报道并一一列出了未完成计划的30个店的名称。报道认为其致因:“主要是销货工作抓得不紧,一部分店又在滋长着一定程度的自满松劲情绪。”“很多店一月份各旬的流动供应不均衡、不经常、出勤率不能保证;作业计划的制订和检查制度没有坚持。”
点评:这种直言不讳的“曝光性问题报道”,显示了60年前《图书发行》报道客观、坦荡的风格,当今媒体能如此的恐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