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中国阅读周报·月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关键词 告别 死亡 生命课
~~~关键词 告别 死亡 生命课
~~~关键词 告别 死亡 生命课
~~~关键词 告别 死亡 生命课
~~~关键词 告别 死亡 生命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告别是人人必修的生命课
关键词 告别 死亡 生命课
  正如作家雷蒙德·钱德勒在《漫长的告别》中的那句至理名言:告别就是死掉一点点,而生命是一场漫长的告别。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解乔桉

  生活类

  1月23日,著名散文大师林清玄因病去世,全网掀起一阵告别热潮。林清玄生前在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的《人生幸好有别离》(2019年1月版)一书也因此快速进入当当网新书热卖榜前10名,据长江文艺出版社负责人透露,该书在1月23日这天销量达1万多册。

  我们需要学会告别,坦然面对生死。已经花甲之年的林清玄近年热衷禅修,他的绝笔之作《人生幸好有别离》正是写在人生65岁,关于生命的至理绝唱,感悟人生无常,深思生离死别。他在书中写道:“在无常的生命与永恒的时间面前,我们的不安与焦虑需要治愈。文学在忙碌与琐碎的生活之中,在不经意间带给我们一念之转。”

  对于死亡,林清玄有着豁达的生命观,他认为,一切的死亡,都不是在目的地发生,而是在旅程中发生的。因此,很多人还来不及告别,遗憾就随风而至 。关于告别,无论是老人、成人,甚至是孩子,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过遗憾。如《最后的告别》(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年12月版)讲述爱与失去,人们总以为,还会有下一次,却在浑然不觉中,经历了最后一次。作者玛丽莎·莫斯说,面对厄运和逆境,我们都有能力面对。面对死亡,放手之后,却是更难的苦旅。《穿越时空的告别》(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年1月版)是一部关于阿尔茨海默症题材的书,我国已步入老年化时代,许多孩子在收获家里4位老人疼爱的同时,也要承受目睹老人困病衰老的全过程。离别是生命的本质,只有看清这一点,才能拥有未来,这也是作者彭素华关于离别的态度。但有时候,告别不是和别人的,而是对自己的。《无法完成的告别》(湖南文艺出版社2019年1月版)是一部抚慰人心的疗愈之书,探讨了如何自我疗愈,该书作者旨在通过不断告别告知读者认清自己,尤其是那些敏感的年轻人。

  关于告别,这是每个人都要学习的一门课程。正如《悲伤的力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11月版)中所说的那样:面对并理解死亡带来的悲伤,获得生活的意义与力量,这不光是勇敢者的功课,而是所有人的。在该书中,我们会读到15则关于爱、失亲、面对自己的死亡以及抚平悲伤的动人故事,要治愈悲伤,首先要允许自己感受伤痛。而《最后的期末考》(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8年12月版)可谓是《实习医生格蕾》的纪实版,该书作者陈葆琳是美国著名外科医师,她将自己从业医生以来面对生死的思索汇集成书。她认为,只有当医者深入理解自身死亡焦虑的根源,以及治疗的意义(更多的治疗,并不代表更多的爱),才能做好某些比治愈疾病更重要的事:陪伴在病患和家属身边、聆听他们的感受、缓解他们的伤痛。唯有如此,医者才能成为真正的“疗愈者”。

  死亡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终极话题,每个中国人都要上生命课,就从不再避讳谈论死亡,并好好做一个告别开始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分销视野
   第03版:世界出版
   第04版:综合
   第05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
   第06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年度预测
   第07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年度预测
   第08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培训课堂
   第09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10版:中国阅读周报·月览
   第11版:中国阅读周报·月览
   第12版:中国阅读周报·精品精介
梁晓声携《人世间》在京出席研讨
告别是人人必修的生命课
如何过一个艺术新年
科学与科学商业化:伙伴还是敌人?
你给我的,是我想要的吗?
中国图书商报中国阅读周报·月览10告别是人人必修的生命课 2019-02-01 2 2019年02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