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解 慧
教育类
2018年湖南卫视的一档综艺节目《少年说》引发关注,该节目组走进全国12所中小学,在每个学校搭建了一个特别的“勇气台”,鼓励青少年来“喊话”。几乎每一期节目都有少年向父母“喊话”,父母成为该节目中被“喊话”最多的对象,被“喊话”的话题诸如:“为什么你老打击我,看不到我的努力”“妈妈你为什么对我如此冷漠”“我需要隐私和私人空间”“我不想每天都吃苹果和鸡蛋”等等。这些话题,让人不禁想到一句话“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你在我面前,却不知道我在想什么”。如今,这句话可以原封不动地套在这些父母的身上。
据节目组透露说,用这种方式是希望孩子们在压抑紧张的学习氛围里,释放内心深处最渴望的诉求、释放情绪。这同时也给了他们和被“喊话”对象一次平等交流的机会。
近年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教育界和专家一直在倡导:与孩子平等交流。为什么现实生活中,还有这么多孩子的需求被忽略?教育专家孙瑞雪认为,父母要学会爱孩子,而不是教孩子。她说:“我爱孩子,并始终小心翼翼地仰视他们”。这句话也始终贯穿于其的教育理念中。在孙瑞雪主编的《起点》(中国妇女出版社2019年1月版)一书中,她梳理了自己教育机构20多年来的经验总结,涵盖了“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敏感期”和“完整的成长”4大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机构中老师对这些理念的理解、执行与感悟。可以说,这是一本集教育思想与实践方法于一身的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帮助家长感悟儿童、感悟自己、感悟生命。
卢勤的《把孩子培养成财富》(浙江文艺出版社2019年1月版)则用具体办法来解决家长遇到的难题。作为中国最懂孩子心灵的教育专家,卢勤将问题分为“把孩子培养成财富”“快乐人生三句话”“成长比分数更重要”“妈妈‘弱’一点,孩子会更强”“走进孩子的心灵”等主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该书除了结合大量鲜活的教育实例,还将卢勤几十年的教育思想精粹分享出来,帮助家长读懂孩子。
而专注开发大脑的专家魏坤琳认为,培养孩子可以从小对其大脑底层能力进行培养,他说,不是发展数学思维就报数学班,培养创造力就报美术班,其实,最好的科学养育就在家里,在日常生活的大事小事中。这一理念也是他新书《魏坤琳的科学养育宝典》(中信出版社2019年2月版)的主要观点,该书围绕智力脑、语言脑、情绪脑、运动脑、创意脑“五脑”养育体系,从培养提升孩子的学习力、情绪理解力、语言能力、运动能力、创意能力等入手,从家长实际可操作的角度出发,在家庭场景中就能轻松把科学养育知识用起来。魏坤琳认为,只要培养起这5点“脑计划”,孩子和家长的沟通也会顺畅许多,可以避免很多成长中的难题。
近期,值得关注的教育类书还有童喜喜的《喜阅读出好孩子》(湖北教育出版社2019年1月版)、《不急不乱 轻松养育多孩》(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年1月版)《孩子的天使心:倾听小小孩的善良声音》(晨光出版社2019年1月版)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