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娜作为中国80后最具代表性的女诗人之一,这两本《植物记》是她继《一个季节的西藏》后以散文的方式呈现多维度才思的回归之作。
蕴于时空 先秦时代的《诗经》给我们留下了隽永的风雅颂,宋朝的才俊佳人给我们留下了众多或温婉或凄美的词作。这两本《植物记》是对历史深处、别样时空的一种打开和探索。
在冯娜的笔端,一直将当下时空中的人间烟火投射到诗经宋词中的种种努力显而易见,这不是春秋笔法,而是沿着先人们给我们留下的线索,穿越时空的笔法,将隐藏在诗经与宋词中的细节逐一打开。作为读者,很容易被她的文字带入那个遥远的时代,感受千百年前祖先们的生息与静远,这也是《植物记》给我们带来的最初愉悦。
发于生命 来自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接壤处的冯娜戏称,她的故乡对植物的分类只有能吃的和不能吃的。如同《诗经》中桑、黍等这些高频出现的植物一样,人类和植物最初的关系发自人类对自身生命的关切。冯娜的诗作中关于植物的印记也比比皆是,两本《植物记》更是多次直接提及她在阅读和行走中对植物的偏爱。
《诗经植物记》中,冯娜讲出了写作关于植物的故事的初心——每一种植物都像一个活生生的人,无论他们有多么不起眼,都怀揣着各自成长的故事和秘密。而植物的默然坚韧让她感慨,她写下这些植物的小传,这一写就是100多种植物的人文小传。
合于劳作 诗歌的创作需要天赋与灵光闪现这种“顿”的功夫,而这两本《植物记》这样扎实的写作需要的是时时勤拂拭的“渐”的功夫。所以,看到冯娜完成这样的作品,惊讶之余,我陷入深深的思考——这个世界从来不缺乏天才,但世人眼中天才的奥义之一或许就是献身于日复一日的积累,直至超乎技而近乎道,抵达智慧的境界。(高世杰)
(“诗歌里的草木风华”系列 冯娜著 南榖小莲绘/江西美术出版社2019年11月版/135.00元)